山阳县始终将水污染防治工作做为提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通过保护饮用水源地、排查黑臭水体和入河排污口等措施,持续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1-10月,金钱河、银花河、谢家河三大流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标准,薛家沟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一是扎实保护饮用水源地。薛家沟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已完成初步设计和采购预审,正在积极实施;薛家沟饮用水源地、邹家湾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已编制并评审;高坝、中村、西照川、漫川4个万人千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已完成划分工作,已取得省厅批复;15个千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分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二是扎实排查黑臭水体。通过全面摸排、集中核查和专业监测“三步法”,扎实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对移民安置点、学校和畜禽养殖等区域进行全面排查。在各镇办摸排的基础上,县生态环境局对黑臭水体清单进行认真梳理,组织专人深入各镇办进行实地核查,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到位。
三是扎实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县生态环境局、水利局等部门及有关镇办组建联合工作队,先后出动一百余人,以金钱河、银花河、谢家河为重点进行3轮地毯式排查,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对排查出的8个排污口逐一建立台账,落实监管责任人,实施全天24小时监管。
四是提升水污染处理水平。县城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二期扩建及出水口人工湿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县城污水日处理量能力达2万吨,污水处理率达91%,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99%以上。
五是提升水风险防范水平。加强对重点水域监测预警工作,对全县20座尾矿库开展了汛期安全隐患专项检查,严格企业汛期环境应急值守,督促企业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着力对尾矿库环境风险安全、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应急物资储备及尾矿库日常管理进行重点排查,并建立环境安全台账,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落实。
六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落实。按照“摸清底数、排查无证、分类处置、整改清零”的要求,形成了固定污染源清单505家,其中应发证50家,应登记440家,长期停产或关闭15家。环境执法部门督促各企业按时限和要求完成排污许可证的申领、登记。目前,应登记管理的440家企业已全部登记完成;应发证的50家已全部完成发证,推进实施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管理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