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府工作报告 ->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 正文
2011年丹凤县政府工作报告
索 引 号 szfb/2022-00829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目录 区县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 2011-03-08 10:08
名  称 2011年丹凤县政府工作报告

县长李吉斌

(2011年3月3日丹凤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五年。五年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以来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按照“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抢抓机遇,顽强拼搏,超额完成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

五年来,坚持第一要务抓发展,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县经济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兴办工业、发展产业、扩城建镇、激活三产,工业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壮大,农村经济在产业的支撑下稳中有升,财政和农民收入稳步增加。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达33.3亿元,占年任务的102.6%,增长14.9%,超“十一五”计划9.9亿元,是五年前的2.9倍;财政收入达17785万元,占年预算任务的127%,增长48.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1457万元,占年预算任务的130.2%,增长51.7%,超“十一五”计划7785万元,是五年前的4倍。“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完成上级下达20%目标。

五年来,坚持发展特色产业,积极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农业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积极实施“兴产富民”五大工程,狠抓“畜、药、果、菜、劳”特色产业,成功打造了华茂牧业、山茱萸果酒、秦兴肉牛、未来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农民增收的渠道不断得到拓宽。2010年,全县完成农业总产值13.04亿元,占年计划任务的101%,同比增长6.8%,超“十一五”计划4.88亿元,是五年前的2.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61元,占年计划的100%,增长 20%,超“十一五”计划1202元,是五年前的2.4倍。

按照“乡镇负责、部门帮扶,群众主体、各方配合,整合项目、捆绑资金,突出重点、整村推进”的思路,从2009年起,在21个乡镇每年各启动1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推进主导产业、基础设施、生活环境、社会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两年来,政府筹资、项目捆绑、调动民间资金2亿多元,建设新农村示范村42个,一批基础条件改善、环境优美、产业发展的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县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五年来,坚持兴工富县战略,聚全县之力恢复和兴办工业,工业经济步入新阶段。规划了以东河、商棣、留仙坪为载体的工业园区,策划了八大循环产业链项目,建成了尧柏龙桥水泥、豪盛矾矿、宏发铜业、华茂牧业、荣毅电子等一批重点企业,启动建设了尧柏水泥二线、秦兴石墨、宏岩铁矿、光大矾矿、皇台铜矿利用尾矿冶镁等一批重点工业项目,葡萄酒厂恢复生产、皇台铜矿产销两旺。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9.9亿元,占计划的124.6%,增长52.5%,超“十一五”计划12.9亿元,是五年前的4.2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9.24亿元,占年计划的115.5%,增长44.6%,超“十一五”计划3.14亿元,是五年前的10倍。

五年来,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2010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16亿元,占计划的112%,增长50.2%。年初确定的106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超“十一五”计划5亿元,是前五年的4.5倍。沪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修改造县乡油路242.2公里,新修通村水泥路793.5公里,县境内“五横五纵”公路主骨架形成;火车站广场、东凤路、紫阳路、中心街、江南人民路建成,中心广场改造完成,广场南路打通;江滨南北路东延西延工程、环东路、龙驹大街、江滨公园、东河河堤、城周山体亮化等市政工程动工建设,城市框架拉大,市政设施逐步完善;鱼岭、龙潭、苗沟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治理、人饮解困、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重点村、移民搬迁、土地复垦、粮援项目、农村沼气、退耕还林口粮田、天然林保护等一批涉农项目顺利实施,基础设施和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五年来,坚持旅游活商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三产,旅游开发、三产发展取得新成效。紧扣“山水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定位,围绕“一山一水”和文物古迹,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编制,组建了县旅游公司,开发了丹江漂流服务设施,成功打造了国家3A级旅游景点,丹江漂流跻身“全国最佳旅游胜地”行列。冠山景区初具规模,平凹文学艺术馆、葡萄酒庄等旅游项目启动建设,来丹旅游人数连年攀升。2010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38.6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4亿元,分别增长77%和128%,旅游综合收入超“十一五”计划 4.34亿元,是五年前的10倍。积极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拓城乡消费市场,扩大城乡消费需求,到2010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0.76亿元,增长18.5%,是五年前的2.4倍。

五年来,坚持开放开发战略,优化发展环境,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实行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宣传丹凤,推介项目,招商引资,增强活力。2010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3.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94.1%,增长92.9%;“十一五”期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7.7亿元,是“十五”期间实际到位资金3.08亿元的9倍,陕煤集团、尧柏水泥、青海豪盛、辰州矿业、光大矿业、延安嘉瑞、荣毅电子、鄂尔多斯电子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落户或意向落户我县。

五年来,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成就。高度关注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十一五”期间,民生八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4.7亿元,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5580人;“两免一补”、退耕还林粮钱兑现、农村低保、合作医疗、良种补贴、地膜补贴、农机具补贴等各类惠民政策得到落实。红枫小区建成,西河惠安家园和河南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开发建设工程开工,解决了一批城镇居民住房困难问题。高考上线突破千人大关,五年累计上线达 4000人,是前五年的5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2.47‰,低生育水平得到持续稳定。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不断加强。民政救助、五保供养、城乡低保、拥军优抚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实现了病能医、疫可控、农民住院能报销、困难群众生活有保障的目标。到“十一五”末,全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8.25亿元、11.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21.5 %、22.3%,是五年前的14倍和8倍;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达15204元,占年计划的101.9%,增长18.2%,超“十一五”计划5204元,是五年前的2.4倍;贫困人口由2005年的5.73万人减少到1.49万人。

五年来,坚持平安丹凤创建不放松,果断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新考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逐级落实了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有效遏制了各类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深入开展“平安丹凤”创建,先后开展了“打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及“禁毒”专项行动,全县刑事发案和治安案件“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落实信访责任,深入开展“三排查、三落实”活动,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全县社会大局稳定。提高快速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有效应对了旱灾、水灾、疫情、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在2007年“7·28”、2010年“7·23”特大暴雨洪水灾害中,我们快速反应,果断指挥,科学应对,取得了灾后重建一个又一个胜利,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了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

与此同时,监察、审计、统计、工商、气象、质监、药监、邮政、环保、保险、民兵、残联、老龄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五年;是固定资产投资最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城乡面貌变化最快的五年;是突出重点,主攻难点,打造亮点,奋力实现突破发展的五年;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也是我们面临困难最多,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的五年。历经五年的奋斗,“十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历经五年的奋斗,丹凤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五年工作所取得的成就,翻开了丹凤突破发展的辉煌一页。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为丹凤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干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公安干警、武警官兵、解放军指战员和鼎力支持政府工作的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成就鼓舞人心,经验弥足珍贵。五年的不懈奋斗,凝聚着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凝聚着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汗水,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必须坚持科学发展、突破发展不动摇。五年来,我们面对底子薄、基础差、自然条件落后,资金严重短缺等诸多困难,坚定必胜信念,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实现了新突破和新跨越。实践证明,只要我们突出重点抓关键,科学发展不折腾,一任接着一任干,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实现新突破。

二是必须坚持发展工业、做大项目不动摇。丹凤落后,就是落后在工业,落后在没有大的工业项目来支撑。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恢复和兴办工业,建成和启动建设了一批投资过亿元的工业企业,一些企业已经在增加税收、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践证明,只要瞄准目标,高点起步,优化环境,鼎力扶持,真正将重点工业企业抓一个成一个,丹凤就能摆脱贫困和落后的局面,丹凤就能在突破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向前。

三是必须坚持发展产业、关注民生不动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全县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始终是事关经济建设全局的重中之重。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地实施民生工程,千方百计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坚持实施新农村建设“五大工程”,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过上了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发展“畜、药、果、菜、劳”五大产业,策划建设了华茂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农业增产提效,农村面貌日新月异,走出了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四是必须坚持安全、稳定不动摇。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干事创业的精力就不能集中,加快发展的势头就会受到影响。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从基层基础工作抓起,认真排查矛盾纠纷,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面落实防汛、防疫、防火、防不安全事故责任,深入开展“平安丹凤” 创建活动,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网络,为经济社会突破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与任务

今后五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是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突破发展的五年;是高度关注民生,充分发扬民主,激发社会活力,努力构建和谐丹凤,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五年。

新形势带来新机遇,新任务蕴含新挑战。从全国、全省、全市的形势来看,一是国家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必将为我们突破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二是沪陕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我县已融入西安“两小时经济圈”,特别是我县融入“一体两区”规划后,我县发展既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又是推进“商丹一体化”的重点开发区,发展机遇千载难逢。三是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陕南突破发展的深入推进,我县策划的重大项目将会受到上级更多更大的支持。四是“十二五”期间,随着西合铁路复线、竹林关至山阳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我县承东启西的交通枢纽地位将日益凸显,通过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必将带动我县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我县发展的有利条件看,一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正处在突破发展的加速快进阶段,已经具备了突破发展的良好基础。二是我们策划实施的八大循环工业产业链项目,资源优势明显,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这些项目必将带来丹凤工业的振兴和崛起。三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思想统一,人心思进,人心思干,集中精力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高涨,发展活力和动力持续增强,全县突破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四是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正处于高位增长时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五是随着解放思想和干部作风转变的深入推进,一批年富力强、政治素质高、干事本领大、群众观念牢的优秀干部已经在我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伟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作用。

从我县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看,一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缓慢,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与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差距很大。二是工业基础薄弱,城镇化水平低,仍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三是骨干财源短缺,收支矛盾尖锐,与保吃饭、保稳定、保重点项目支出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四是不合理诉求人群增多,保稳定的压力增大。五是人才匮乏、资金短缺、观念滞后、发展环境较差依然是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始终是我县面临的最为迫切的任务。

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县为目标,紧紧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陕南突破发展和丹凤融入“一体两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科教带动”四大战略,着力抓好“工业经济、城镇建设、旅游开发、新农村建设、公路交通建设、民生改善”六大重点,奋力把丹凤打造成关天经济区的次核心区、循环工业的创新基地、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和秦岭最佳旅游目的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开放、奋进、富裕、和谐的新丹凤。

到“十二五”末,实现“六个翻番”,“一个增长”,“一个降低”。即: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翻一番;财政收入翻一番;旅游综合收入翻一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规模工业总产值翻两番;固定资产投资翻两番。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递增14.6%。单位GDP能耗下降13%。

围绕上述思路和任务,“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结构更合理。“十二五”期间,县政府将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工业、旅游三产为重点,调整三次产业结构,通过优化区域布局,使区域特色产业更加明晰,产品品牌更加鲜明,经济结构更加合理。到“十二五”末,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1:38:41调整到12:45:43。

——工业实力更强劲。“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47亿元,实施重大工业项目69个,启动实施棣花—商镇—龙驹商丹盆地一线工业走廊建设,基本建成八大循环工业产业链。到2015年,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翻两番。

——基础设施更完善。“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1类151个,总投资260亿元,加大水、电、路、视、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城乡基础条件,实现国道高速化、县道等级化、乡道黑色化、村组道路水泥化、电网信息化、网络光缆化,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差距逐步缩小。

——农村产业更明晰。“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3亿元,实施重大农林水项目18个,使新农村建设全覆盖,全面改善农村面貌和农村基础条件。着力打造亿只生态肉鸡、百万头生猪、万头肉牛、50万亩优质核桃、20万亩优质山茱萸、万亩优质葡萄、万亩蔬菜等16个农副产品基地,形成丹凤特色品牌,实现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翻番目标。

——城镇功能更完善。“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59.2亿元,实施城镇重大建设项目29个,使城市建设区总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10万人,建设“水在城中、人在画中、山水交融、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新丹凤。

——旅游三产更活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22.3亿元,完成旅游开发项目11个,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到2015年,旅游综合收入达11亿元,实现翻番目标。重点商贸流通项目计划投资6.5亿元,建成重大商贸项目 12个,丰富活跃城乡市场,实现购物不出村,消费有保障,城乡统筹互动。

——城乡社会更和谐。深入开展“平安丹凤”创建活动,抓安全、抓治安、抓矛盾排查调处、抓大案要案侦破,促进社会更加稳定。实施“科教兴丹”战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卫生医疗、疾病控制和卫生执法体系建设,提高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加强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关注弱势群体,实施扶贫济困,实现有学上、病能医、困必帮、难必救,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生活环境优美舒适,城乡社会文明和谐。

——生态环境更优美。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实施节能减排,治理水土流失,加强土地管理,保护森林资源,不断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重大生态治理项目6个,总投资12亿元,实现空气指标化、饮水安全化,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人民生活更殷实。“十二五”期间,计划实施重大社会事业项目13大类,总投资65.9亿元。其中:实施民生工程项目1526个,总投资60亿元,在这些项目中,民生教育工程49个、就业和再就业工程37个、公共卫生工程84个、社会保障工程35个、住房保障工程114个、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924个、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工程71个、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212个,通过以上项目的实施,使各项惠民政策得到落实,社会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让广大群众享受更多的改革开放成果,全面提高城乡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三、全力抓好今年工作,为 “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县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突破发展的起步之年。做好2011工作,对于奠定“十二五”发展基础,加快实现突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5%;工业总产值增长23%,其中规模工业增长29.9%;农业总产值增长8.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2%;财政总收入增长18.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8.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8%;单位GDP能耗下降3%围绕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一)兴办大工业,壮大县域经济。以八大循环产业链项目建设为重点,强化项目建设,加强企业管理,拓展销售市场,注重产品研发,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狠抓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完成尧柏龙桥水泥熟料生产、秦兴公司石墨采选及系列产品开发、宏岩矿业铁资源开发、皇台矿业公司尾矿综合利用、岩宝矿业公司钾长石开发等6个续建项目和光大矾矿五氧化二钒生产线及矾电池开发、常兴科技实业公司高端电子产品生产、天元电子公司电子元件生产、金太阳示范工程等7个新建项目建设,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

紧扣“一体两区”建设机遇,规划丹凤工业园区,做好园区土地储备,启动建设棣花―商镇―龙驹商丹盆地一线工业走廊。加大东河工业园、商棣产业园、留仙坪盐化工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东河工业园区完成3-4户企业入园,商棣产业园力争2-3户东部转移企业入园。通过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县工业再上新台阶。

(二)统筹大城乡,推进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明确功能区定位和产业发展布局,用规划规范、指导城镇建设。做好市政项目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县城供水项目建设;完成环东路、江滨公园、龙驹大街、江滨南路东西延续建工程;启动丹江三桥、凤鸣阁、金山路、环西路等市政建设工程;做好商鞅广场、朝阳大道、商邑大道前期工作,进一步拉大县城框架;全面启动棣花省级重点镇建设,做好竹林关、商镇、铁峪铺等集镇的基础设施配套,逐步形成功能完善、特色显明的县城—城镇—新农村三级群体;以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完成5000名农村居民进城镇落户任务,推进城镇化进程。巩固提高创卫成果,集中力量合力攻坚,一举完成省级卫生县城和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目标。

(三)抢上大项目,增强发展实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力抓好道路交通、电力通讯、民生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县乡四级油路100公里以上、农村通达工程50公里、通村通组水泥路300公里,完成龙驹客运站建设;建成月日35KV输变电工程,改造升级农村电网100公里;建成13个移动基站、10个村CDMA基站、32个村电信基站,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

做好石墨开发、石煤热电、百万吨电石、钒电池开发、微晶玻璃砖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力争使部分重大前期项目转为在建项目。继续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落实重点项目建设“六个一”机制,健全完善项目督查、评价、激励等推进机制和项目建设环境保障等服务机制,调动项目业主的工作主动性和投资积极性。深入开展“投资环境治理年”活动,推行执法单位入企检查申报、执法部门行风评议等制度;做好重大项目征地拆迁、施工环境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四)培育大产业,建设好新农村。继续以“产业开发、基础设施、民居环境、公益事业、基层组织”五大建设为重点,抓好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实施连片开发,实现提质扩面。提质就是在抓好“五大建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态乡村、扶贫整乡推进等项目,突出产业发展,每村培育一个明晰的主导产业,每乡(镇)新修通组水泥路15公里,建成一个40户以上的移民集中点,提升示范村建设标准和内容;扩面就是在较大的乡镇和重点区域启动2个或2个以上示范村建设,全年示范村建设达30个。以“一线(高速路沿线)、两河(老君河、武关河)、三带(县城西、铁峪铺、北赵川)”为重点,连片开发,整合涉农项目、捆绑部门资金、撬动民间资本、发挥群众主体,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结合争创省级生态建设示范县和绿化模范县,建设基础配套、产业发展、环境优美的新农村。

继续实施农民增收“五大工程”,全面启动扶贫开发“133”工程,发展“一村一品”,壮大产业规模。全年新建良种核桃园3万亩,发展设施蔬菜1000亩、洋芋3万亩、中药材3万亩;建成有一定规模的肉鸡、生猪、肉牛养殖畜牧小区100个,使肉鸡突破3000万只、生猪达到66万头、肉牛达到2.3万头。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完成劳务输出6.5万人次,促进农业向规模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退耕还林口粮田、农业综合开发、扶贫重点村、农村安全饮水、农村沼气等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各项改革措施,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完成“7·23”水毁公路、河堤、耕地修复和灾民建房任务;加快实施魏家台滑坡体治理、大柴沟泥石流治理、地质灾害危险区群众搬迁等项目,提高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的90%。

(五)打造大品牌,搞活旅游三产。以开发“古寨、名人、生态”游为重点,加快龙驹古寨开发、丹江漂流整体提升、葡萄酒庄、金龙山庄、平凹文学艺术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融山水生态自然风光与人文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日游”、“二日游”特色旅游线路;借助丹凤葡萄酒厂百年庆典策划旅游营销,提升“秦岭明珠、丹凤朝阳”旅游整体形象;实施乡村旅游“六大人家”建设,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全面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力争旅游综合收入突破6亿元。

实施新网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做好农超对接、县物流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鼓励县内企业出口创汇,增加市场份额,带动经济增长。深入开展城乡消费维权、打击传销、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维护公平的消费环境;加大价格检查和监测预警力度,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和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稳定。

(六)促进大开放,增强发展活力。建成政府电子政务中心机房、完成网页改版,搭建对外宣传平台。抓住东南沿海企业、资金、技术和人才西进的机遇,开展“招商引资年”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掀起“大招商、招大商、建大业、促发展”招商引资热潮,重点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联系,策划包装招商项目,创新招商方式,建立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健全重大招商项目全程服务机制,实行招商项目“保姆式”服务,注重招商质量,提高履约率、开工率和引资到位率,全面扩大开放开发,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为突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七)盘活大财金,提高保障能力。充分利用各种财政政策和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支持重点企业和项目建设,培植新型财源,壮大骨干财源,开辟后续财源,挖掘财政增收潜力,确保全年2.11亿元财政总收入和1.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任务完成。优化支出结构,强化预算管理,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增加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投入,集中财力办大事。加大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实现保民生、保重点、促发展目标。

建立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机制,改善金融环境,积极开展金融诚信体系建设,做好信用村镇、信用户评定。加强银政、银企联系沟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增加信贷投放,力争全年新增贷款3亿元以上。

(八)发展大民生,推进社会和谐。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大民生,推进大和谐,全面提高群众的幸福指数。一是巩固“平安丹凤”创建成果,严格落实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责任追究办法,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化严打整治斗争,增强人民群众的社会安全感,提升治安满意率,争创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县。加强信访维稳长效机制建设,依法规范信访秩序,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监管和专项整治,严控安全指标,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为人民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二是全力推进民生八大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城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投资2.58亿元,建设民生八大工程项目105个,让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办好义务教育,加快高中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支持学前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启动丹凤二中建设,争创省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县。发展文化广电事业,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注重科技创新,推广先进技术,争创省级科普先进县。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推进规范药品“三统一”工作,加大食品药品安全整治,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和用药安全。巩固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成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落实奖励扶助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争创省级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县。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确保全县转移就业7.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1200人。四是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实现城镇和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加快城乡救助体系建设,做好困难群众、社会弱势群体的就医、救助等工作;落实各项敬老、拥军优抚政策,关注留守家庭和残疾人群,促进家庭和谐;加强社区建设,争创省级农村社区全覆盖县。实施安居工程,完成西河惠安家园小区续建,启动江南住房小区建设,完成乡镇公共租赁房1000套以上,开发江北小区商品房1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城市和工矿棚户区改造,构建以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商品房、公租房等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实现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四、履行职责,励精图治,打造政府新形象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县政府将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的新要求,执政为民,勤政务实,履行职责,励精图治,塑造政府新形象。

(一)坚持依法行政,强化规范意识。坚持把依法行政贯穿于政府决策、执行、监督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强化行政监督,规范执法行为,促进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重大事报告、通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舆论及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本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原则,对涉及公共利益、民生问题、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事项,实行专家咨询论证、社会听证公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坚持勇于担当,强化责任意识。发展就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勇于担当责任。县政府每位班子成员和每个部门负责人,坚决落实县委决策部署,按照职责分工,主动担责,放手施为,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坚决克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思想,亲力亲为,上下联动,左右配合,不争功、不诿过、不卸责。健全政府工作责任体系,强化主抓主办责任制、配合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一岗双责”制。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公务人员的培训、教育和管理,改进作风,严肃纪律,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切实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三)坚持务实高效,强化服务意识。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吃透上情、体察下情、洞悉外情、审视内情,真正做到全局情况摸得清、要害问题抓得准、关键举措出得实。完善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责任管理、政务督查、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避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阳奉阴违和各行其是现象发生,确保政令畅通。力倡讲实话、办实事、重实干,力戒漂浮作风和形式主义,注重抓大事、抓关键、抓细节,扑下身子抓落实。深化行政效能建设,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提高质量效率,提升服务水平。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打折扣、不讲条件,定了就办、办就办好,以最快速度和最高水平完成工作,全面提高执行和服务水平。

(四)坚持廉洁从政,强化自律意识。严格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从源头上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重大投资项目、重点部门的审计和监察,对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等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制度。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对政府及其部门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使政府机关工作人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律,努力做到遵纪守法、清廉从政,洁身自好、清白做人,勤俭节约、克己奉公,共同塑造政府良好形象,提高人民政府的公信力。

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同志们,步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肩负新使命,谋求新突破,发展时不我待,发展责无旁贷。让我们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发展势头,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倍加珍惜团结稳定的大好局面,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密团结和依靠全县人民,振奋精神,克难攻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顺利实现“十二五”宏伟目标,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新丹凤而努力奋斗!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