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公示公告 -> 正文
商洛市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索 引 号 szfb/2024-00366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
公开目录 公示公告 发布日期 2024-03-29 16:23
名  称 商洛市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

202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委依法治省办的精心指导下,商洛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紧紧围绕我市“一都四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各级各部门理论学习重点内容,印发《贯彻落实〈陕西省学习宣传研究阐释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有关法律法规50余次。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班等,市级各部门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会、司法e讲堂、法治大讲堂等多种形式,推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高位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一是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汇报,研究重点任务。制定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把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二是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责任。召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协调小组会、市委书记点评法治建设工作会和市长点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会,安排部署2023年法治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现场点评,我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点评法治工作双“126”机制被省委依法治省办肯定,并获陕西省“十大法治事件”提名奖。三是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组织申报全国第三批法治政府示范市创建工作,丹凤、商南、镇安、柞水四个县申报全国示范县和示范项目。举办商洛市首届“促进法治典型事件”和“践行法治典型人物”选树活动,开展全市法治建设满意度调查测评,发挥示范引领推动法治建设。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六大工程”调研督帮、法治督察暨行政执法质量现场考评工作,以“五个五”举措为抓手,扎实开展全市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提升群众法治建设工作满意度。

(三)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一网通办”“容缺受理+承诺制”“一件事一次办”“马上办”等便民举措,许可登记受理时间压缩70%以上,“一网通办”率达93.4%。编制《商洛市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清单(第三批)》,增加告知承诺证明事项24项。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定《商洛市优化营商环境四项制度》《商洛市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区二十六条措施》等文件,开展“双公示”信息瞒报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补报行政许可信息3128条、行政处罚信息1165条,城市综合信用指数76.8,位居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认错认罚从宽”实施办法。三是预防处置重大风险。建立人盯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单一包联责任和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机制,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2023行动,强化全链条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23.08%、25%,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在全省率先建立暴雨洪水预警信息“叫应”机制,受害森林面积与往年相比下降84%,全市防汛和森林火灾“零伤亡”。

(四)扎实推进科学民主行政决策。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科学编制立法计划,《商洛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商洛市城市排水管理条例》已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将于2024年5月1日起施行,《商洛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市人大常委会一审通过。二是严格依法决策。坚持实行前置合法性审查机制,审核市、县(区)两级行政重大决策41件。实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市政府法律顾问参与审核市政府签订的合同23件。全市法律顾问为省级重点项目、在商全国人大代表、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提供法律咨询320场次,审查涉企合同128件。我市“一村一法律顾问”工作受到省政府分管领导肯定。三是做好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三统一”要求,完成棚户区改造管理办法等10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指导县(区)和市直部门实施“一件一卷”。组织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3次,全市清理行政规范性文件239件,保留168件,修改26件,废止45件。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认真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实施意见》,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二是加强重点领域执法。积极推进行政执法权属下放工作,加大对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监督。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林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通知》,加强林业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有效衔接。三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对市、县(区)2546名工作人员进行行政执法7批次集中培训考试,培训考试合格的1832人取得执法证。加强执法人员动态管理,清理因离职、退休、工作调整等不符合执法条件的541人。开展全市行政执法标兵和优秀案卷评选活动,激励严格公正文明执法。

(六)依法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大力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召开全市调解工作会、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进会,组织开展春节、“两会”等重要节点和重大活动期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全年共排查矛盾纠纷12529件,化解成功12448件,化解成功率99.4%。二是加强行政复议与应诉工作。建立府院联席十项机制,定期会商研判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排名全省前列。高标准建成行政复议“六室一厅”办案场所,在全省首创基层司法所设立行政复议代办点。全市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31件,依法受理178件,办结146件。全市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81件,已审结246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达到99.13%。三是深化信访法治化工作。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严格落实诉访分离制度,深入推进积案化解工作,依法开展案件复查复核,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进社区矫正规范化建设,全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挂牌成立,“智慧矫正中心”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市矫正对象犯罪率低于国家和省级平均水平。

(七)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一是加强各方监督。印发《商洛市行政执法监督员管理办法》,选聘30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强化媒体监督、群众监督与政府监督有机结合。聘任人民监督员参与监督检察办案活动61件(次),提出意见建议72条,采纳率达到100%。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和市政协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政协提案303件,满意率均为100%。二是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组织编制全市各级行政机关2022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并集中发布,举办全市政务公开工作实务培训班。严格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对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进行了16批次的常态化监管检查,共检查政府网站693次、政务新媒体账号4437次,通报出现问题的政府网站66次、政务新媒体账号61次,下发《警示提醒函》7件,责令注销关停政务新媒体账号39个,批准开设政务新媒体账号34个。

(八)深化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一是强化主题宣传工作。开展“12·4”国家宪法日、“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等主题宣传活动,创新开展“每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行政复议法》报告会992场次、主题宣传1057场次,营造全覆盖式的浓厚宣传氛围。召开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现场会,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取得实效。二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创建“陕西省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0个,确定省级乡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示范点5个、市级示范点14个,年度培养“法律明白人”157人。选树第一届“三秦最美法律明白人”4人、首届“商洛最美法律明白人”10人。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实施法治文化铸魂行动“十个一”工程,全市新建法治宣传室(角)483个、法治文化广场21个、法治文化长廊22个、法治文化宣传橱窗35组,法治文化路、法治街道39个。四是充实法治人才储备。开展2023年度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考试,参考率、合格率均创历年新高。全市“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做法受到省委普法办通报表扬。争取司法部设立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商洛考区,497人报名参加考试,132人取得法律职业资格证。“八五”普法中期评估通过省级验收。

二、存在问题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重视程度不均衡,个别县(区)和部门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公共法律服务与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差距,法律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三是部分工作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需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2024年,我市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步伐。一是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法治商洛、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共同推进,全力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支持和指导县(区)开展综合示范和单项示范创建。二是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制度,统筹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立改废释工作。三是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向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下放部分县级行政执法权的决定》,夯实基层行政执法基础,稳妥有序推进赋权工作落地落实。四是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健全法律服务区域网络,提升法律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五是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工作,强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工作联动,全面提升依法化解争议纠纷处置能力。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