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委对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每周监测数据分析,2022上半年商品供应充足,市场运行正常。其中,大米、面粉、食用油价格相对稳定,牛羊肉价格小幅波动;蔬菜价格缓慢下降;鸡蛋、猪肉价格先降后升,波动明显。特别是生猪、猪肉价格,进入7月后,涨势坚挺。
一、上半年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走势情况
(一)粮油市场价格总体稳定。上半年,国内粮油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但3月下旬受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疫情反复多发及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面粉、个别规格食用油价格出现阶段性小幅上涨,致部分小吃涨价明显。
面粉(西瑞特一粉)零售价每500克三月份以前为2.00元,三月后为2.20元,涨幅10%。
大米(稻花香粳米)零售价每500克为2.60元,价格比较稳定。
花生油(鲁花一级桶装)零售价每5升为159.00元。菜籽油(金龙鱼一级桶装)零售价每5升为79.00元。大豆油(福临门一级桶装)零售价每5升为65.00元。调和油(金龙鱼桶装)零售价每5升为69.00元,相对稳定。
(二)猪肉价格波动明显。上半年猪肉价格先降后涨,1-3月持续3个月下降,累计降幅25%。4月份价格开始缓慢上涨,到6月底累计涨幅25%,进入7月,涨势坚挺,普通后腿肉从6月底的15元/500g飙升至20元/500g,涨幅33%,猪粮比价进入合理区间。各月份猪肉平均价格及7月份来如下所示:
(三)牛羊肉价格稳中有降。上半年,牛肉价格先升后降,羊肉价格稳中有降。
牛肉(剔骨)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每500克为43.26元。1-3月份销售价从每500克42元涨至每500克45元,涨幅为7.14%,4-6月从每500克44.7元降至每500克40.5元,降幅为9.39%,7月19日监测到40元/500克。
羊肉(带骨)上半年平均销售价每500克为34.47元,价格从2月份的每500克36元,持续下降至6月份的31.25元,累计下降13.19%。7月19日监测到33元/500克。

(四)鸡蛋价格波动明显。1-6月份鸡蛋价格先降后涨再降。每500克在4.73元-5.9元之间波动运行。其中每500克从1月份的5.36元,下降至2月份的4.73元,累计下降11.75%,3、4、5月份呈上涨走势,累计涨幅为21.9%,6月份鸡蛋价格回落,每500克为5.3元,与年初价格基本持平。
(五)蔬菜价格缓慢下降。上半年,23种蔬菜平均价格持续缓慢下降,从一月的3.96元/500克下降至2.81元/500克,累计降幅29%。进入7月份开始回升,截止7月19日监测,每500克3.08元。

其中叶菜类价格缓慢下降(白菜、甘兰、韭菜、小白菜、菠菜)。根菜类价格稳定(土豆、白萝卜、胡萝卜)。茎菜类价格波动明显(大葱零、芹菜、莲菜、蒜苔、莴笋)。果实菜类价格下降明显(圆茄子、青椒、西红柿、西葫芦、冬瓜、豆角、黄瓜)。其他蔬菜价格稳定(黄豆芽、老豆腐、蘑菇)。

二、价格变动原因和趋势分析
根据市场价格运行规律,以及生产、供应情况、成本因素分析,上半年我市价格运行特点及下半年趋势是:
(一)粮油价格总体稳定,不会出现较大波动。我市非粮食主产区,价格受产地及运输成本影响较大。3月份,受各种因素影响,国际、国内市场小麦、玉米、大豆价格持续攀升;成品油价格六连涨,致我市部分规格面粉、食用油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小吃出现一轮涨价。国家一是定期向企业抛售进口大豆,降低食用油生产成本;二是时值春耕春播增加播种面积;三是后期及时制止了部分地区和农户“青麦变饲料”事件,保护粮食供给基础,加之我国粮食产量连年创新高,国家保供稳价措施强劲有力,粮食、食用油价格预计相对平稳;随着国际形势的好转,价格剧烈波动的可能性不大。
(二)猪肉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并有震荡走高趋势。
生猪猪肉价格今年可谓是“上蹿下跳,频繁波动”。比如,猪后腿肉先是由年初的16元/500克一路下跌到4月初的12元/500克(市场肉价最低出现7.99元/500克);生猪收购价跌至5元以下,然后触底开始反弹,6月底反弹到15元/500克,进入7月出现“暴跳”,平均价达20元/500克,部分达到22元/500克以上,一周内涨幅达20%以上。预计后半年猪肉价格会延续震荡走高趋势。
- 猪自然周期影响。据我委生猪成本调查,生猪生长周期一般为158天到180天,去年5月份猪价进入阶段低点,散养殖户亏损严重,淘汰部分产能,致10月份后价格出现上涨,同理年底达到阶段高点开始下跌,4月份再次触底反弹;加之4年多一次的大周期规律,猪肉价格或进入上升通道。
- 国家对国外猪肉进口量下降。据海关总署7月19日数据,2022年上半年国家对猪肉的进口量同期下降1%,不足往年的1/3;下半年如果猪肉进口关税仍然为12%,美国等主要猪肉出口国不大幅降价,进口增加的可能性不大。
3.疫情防控因素影响。随着疫情防控效率提高,旅游等正常出行恢复、聚集性消费及餐饮行业加速复苏,市场对猪肉需求增长,加之秋冬季节猪肉消费旺季来临,猪肉价格将震荡走高。
4.据部分媒体报道,前几个月广西等部分省份因环保因素关停不少猪场,或对后期市场供应会产生一定影响。
(三)鸡蛋价格小幅波动。饲料价格上涨,饲养鸡成本增加。但夏季温度高,储存不便,鸡蛋销售量有所下降;第三季度温度仍然较高,蛋鸡的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低,产蛋的重量减轻,预计冬季以前价格围绕5元上下波动。
(四)蔬菜价格呈季节性变化。我市蔬菜依赖外购程度高,价格易受产地天气、运输、储存等因素影响,容易上下波动,但我们采取了相应措施平滑价格波动曲线。一是市发改、农业、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完善了保供稳价调控机制,明确了储备企业和储备量,市场供应有保障;二是华润万家等大型商超主动产销对接,降低采购成本,及时满足市场需求;三是交通等部门有绿色通道,随时保障蔬菜运输,但是今年夏天以来,温度和降雨量在一些地方都比较极端,据7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今年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偏差,极端天气事件偏多,旱涝灾害较重,抗灾夺丰收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预计下半年不排除极端天气、节假日、特殊公共事件等因素短期影响蔬菜价格呈季节性波动。
三、几点建议
在当前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粮食及农产品进口税率增加、部分国家出口意愿减少,国内各地都优先自身保供的情况下,为防止居民生活必需品出现价格大幅波动,对外依赖较高的我市保供稳价工作必须要有提前量。
一是进一步完善重要民生商品价格调控机制,各相关部
门围绕安全生产、畅通流通、保障供给等环节各司其职,切实保障重要民生商品的有效供给和价格总体平稳。
二是加强防汛抗灾和病虫害防治工作。树立“防灾就是扩种,减损就是增收”的意识,保证“种得下,收得上,供得出,价得稳”。
三是加强信息服务,合理引导种养殖户适时出售。防止
种植户在季节变换、天气异常等时期出现蔬菜接茬、南北换挡、大棚露地转换脱节;防止养殖户非理性过度补栏或压栏抗价造成损失。
四是适时适度调控。在充分了解生产、合理分析供需、科学预判市场的前期下,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增加或减少生产、进口等供给,满足总量和结构需求。
五是加强监测和舆情管理,及时引导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