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环督办《关于落实<陕西省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有关要求的函》(商环督办函〔2024〕2号)工作要求,结合《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市工信局)》,梳理总结形成本部门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报告,现予以公开。
一、认真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2023年我局严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管业务必须管环保”的工作要求,制定印发了《商洛市工信局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进一步分解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表,突出严管细查,对环境保护重点工作实施清单管理,全市工信国资系统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强化学习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常态化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利用“4.20秦岭生态卫士行动日”、“6.5环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秦岭最美是商洛·生态卫士我先行”等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累计宣传“进企业”380余家,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教育引导干部职工树牢环保节能意识,倡导指导企业推行低碳生产方式,工信国资系统形成“人人参与、人人重视、人人有责”的生态环保工作氛围。
三、深化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加强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督促重点企业编制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印发《关于做好2022—2023年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的通知》,组织2户水泥生产企业实施自主错峰生产。开展聚集提升工程,成功举办西商、宁商标准化厂房精准招商推介活动,2023年新增入园企业61家、新建标准化厂房48.26万平方米,全市入园规上工业企业达到229户。商洛化工产业园区通过省上认定,成为陕南首家化工产业园区。
四、持续提升水环境质量。大力推广《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2023年)》,提升工业用水效率。组织企业开展省级节水型企业和省级节水标杆企业创建,引导工业企业加强工业节水和工业水循环利用。督促洛南等工业园区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力打好碧水保卫战。
五、深入抓好土壤环境治理。积极落实新《固废法》和《“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指导意见》,大力培育洛南环亚源、岭南佳泰、丹水新洲等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和示范企业。承办2023年(第三届)全国尾矿综合利用产业创新论坛暨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对接会,促进绿色化、产业化、高值化综合利用。推进再生资源行业规范管理,组织开展国家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申报,持续深化入选工信部《废塑料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动态管理。
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立足产业结构调整,聚焦“3+N”产业集群和6条重点产业链,统筹传统产业提质发展、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前瞻布局,锻长板、补短板,强企业、优服务,着力高端化升级、智能化转型、绿色化改造、优质化培育。充分发挥技术改造对工业转型升级的牵引作用,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升级,提升企业本质环保水平。
七、推动构建绿色体系。组织开展绿色制造体系政策标准宣贯,鼓励企业推行绿色制造,实施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2023年成功将陕西延长氟硅化工培育为省级绿色工厂,累计创建4家。积极开展国家重大工业节能监察和《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3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3年版)》推广,对陕西锌业、商洛尧柏龙桥、洛南环亚源等3家工业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对商南中剑、延长氟硅化工等8家重点用能工业企业提供“节能进企业”服务,加快提升工业能效。
八、夯实国企主体责任。调整市国资委市属国有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市属国资监管企业生态环保工作。修改完善《商洛市市属国有企业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实施办法》,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市属国有企业年度目标综合考核内容,倒逼企业落实落细环保责任。制定印发《市属国有企业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和措施清单》,夯实市属国有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督促市属正常生产企业建立健全生态环保组织机构,夯实企业主体责任。指导、帮助市绿宝环境科技公司成功入选全省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机构名单,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业资源评价服务。通过网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积极宣传中、省、市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增强市属国有企业生态环保法律意识。
商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