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gxj/2024-0006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11-11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85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政务督察 | 文 种 |
王铁刚委员,民盟商洛市总支:
您们提出的“关于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以营商环境突破年和各级实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各项行动为契机,不断加大政策惠企宣贯、企业帮扶、主体培育、力促企业做优做强、转型发展,为中小微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23年,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1361户,同比增长50.71%。其中,新增私营企业4251户,同比增长24.85%;新增个体工商户16404户,同比增长59.18%;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14.79万户,同比增长9.27%;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5%,居全省第二;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4.68亿元,新增贷款119.31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5亿元,累计扶持企业2082户(次)。
一、关于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方面:一是大力宣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陕西省实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及《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为契机,以民营企业需求为导向,编制《支持工业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汇编》《商洛市金融惠企政策汇编》,向县区、企业发送《中小企业政策百问百答》《陕西省民营经济财税政策宣传手册》《融资服务手册》等书刊,支持企业渡难关、提质量、扩总量。二是开展中小民营企业在线问卷、企业负担、运行成本等调查,了解中小企业发展状况和政策环境,推广“陕企通”小程序,帮助企业“查政策”“提诉求”;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中小企业设备购置专项奖励、研发奖补、工业转型、贷款贴息、超销奖励等各类专项资金,2023年共为各类工业企业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项目85个,争取资金支持6456万元。三是创新金融服务,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坚持以县域民营企业特点和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利用金融科技,集中授信、单设审批中心等举措精简审批环节、提升服务效率。鼓励大型银行分支机构主动与上级行沟通协商,开办与商洛本地中小民营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
二、关于优化金融服务体系方面:一是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政银企座谈会和业务培训对接会,对支持企业发展的金融类政策进行全面解读,全力搭建企业与金融机构交流的平台,推动政银企三方深化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各银行机构及时深入企业走访对接,尽可能简化工作流程放宽贷款条件,最大限度为企业纾困解难。2023年全市共组织各类政银企对接会92次,辖内银行机构为企业授信197.32亿元,发放贷款84.63亿元。全市在保贷款担保项目达到530户。二是紧盯信贷投放额度,推进普惠金融服务。协同人行商洛市分行和商洛金监分局引导辖内银行机构用足用活各项普惠金融支持工具,积极探索信用贷、互助贷、绿色贷,围绕重点产业量身定做金融产品,为全市经济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持。三是紧盯重点行业企业,化解重点项目融资难题。联合市发改委印发《政银企常态化对接工作机制》,组织重点行业企业登录陕西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信易贷”融资服务平台,督促企业及时更新注册填报融资需求信息,深入了解信贷政策、金融产品、优惠扶持政策等信息;组织中小微企业开展“融畅工程”融资服务,建立市辖区内省、市、县重点项目融资需求动态数据库,积极开展金融政策和产品推介培训活动,为企业提供持续性、精准化融资服务。协调市工行、长安银行为全市重点建设项目山阳县优源科技产业园分别提供5000万元和4000万元贷款,组织召开全市工业企业专场政银企对接会,推介重点工业企业72家,发布融资需求32.47亿元,8家银行机构与10家企业现场签订授信合同3.02亿元;协调市融担公司为陕西铁力耐特绿色建材公司提供1000万元融资担保,长安银行发放1000万元贷款。四是引导银行机构、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树立“一视同仁”理念,不论企业所有制只论发展优劣,做到“能担尽担”。鼓励银行机构创新推广“秦e贷”“县域振兴贷”“创业担保贷”等“总对总”新型银担合作模式,进一步简化评审及担保手续、降低或取消反担保要求、下调担保费率等进一步发挥担保增信效应,提升中小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质效。
三、关于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方面:一是引导中小企业围绕市场需求、供给需求和消费需求加快创新步伐,支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快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实施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企业技术改造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民营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二是开展高校、企业“双走进”活动,每年重点实施10个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一批新一轮技术改造项目,加快技术研发平台、产学研基地等建设力度和技术攻关力度,144家企业与中国环境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盘龙药业公司成功创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个、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个、隐形冠军培育库企业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省级质量标杆2个、省级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3个、省级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56个,西部鑫兴共5个产品确定为陕西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工业精品3个,工业企业共获得各类名优品牌、产品称号60余项。
四、关于健全培训服务体系方面:一是建立完善服务体系。按照省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新认定办法,搭建创建省级中小企业服务示范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创业辅导、财务审计、人员培训、政务代理、社会保障等各类服务;促进校院企合作、科研平台建设,开展专家顾问团会诊,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和宁商人才协作平台。二是积极开展人才队伍培育。针对企业的人才队伍刚性需求,定期邀请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绿色节能专家来商,为我市工业企业发展把脉问诊,献计献策,帮助企业与省内外高校及专家团队达成技术合作10余项,深入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全年开展专题学习20余次,举办“线上+线下”培训10多期800余人次,评审初级职称21人,初评确定商洛市优秀企业家10名和名师名匠11名,着力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服务和人才支撑。
五、关于加强宣传推广方面:一是组织县区和企业参加陕西—京津冀产业合作活动,全市范围开展“千名干部招商引资”、小分队招商、标准化厂房招商推介活动,会同市招商服务中心组织各县区、园区和市级相关部门赴关中铜川、宝鸡等市区考察学习产业招商工作,制定干部招商工作方案,建立招商信息台账,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活动。二是先后召开全市民营经济推进会、座谈会,政企早餐会、政银企常态化对接、重大招商项目跟踪服务等机制,有序推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三是积极宣传我市重点产业、企业和产品。组织我市绿色食品、健康医药等行业企业组团参加陕西名特产品(南京)展销会、组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展会,充分展示商洛市优秀企业和名牌产品,加强了企业与国内外企业的交流合作。
再次对王委员、民盟商洛市总支的建议表示感谢!您们的建议,开阔了我们服务中小企业的思路,虽然我们做了一定工作,但与全市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还有较大差距,今后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创新思路,用足政策,全面落实好工信部门的行业指导和扶持引导责任,利用各种资源,凝聚各方合力,全力促进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商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4年9月19日
(联系人:夜亚飞,电话:231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