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gxj/2024-00027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
公开目录 | 产业发展 | 发布日期 | 2024-02-05 | ||
名 称 | 商洛市产业转移推介资料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1.商洛概况
商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秦岭东段南麓、鄂豫陕三省结合部,面积 1.93 万平方公里,辖 1 区6 县,常住人口 202.06 万。曾是大禹治水、仓颉造字、商鞅封地、四皓隐居、闯王屯兵之地,贾平凹、陈彦、陈仓等当代文学巨匠蜚声文坛,商洛被誉为“戏剧之乡”“文化绿洲”。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市、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中国最佳康养休闲旅游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等 18 项国家级荣誉称号。
夏季平均气温 22℃,气象指数、温湿指数“最舒适期”全国第一,被授予全国唯一“中国气候康养之都”。森林覆盖率 69.56%,是“国家森林城市”和“全国森林康养建设试点市”。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达到 5000 个以上/cm³,空气优良天数稳居全省第一,被授予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称号,习近平总书记在牛背梁视察时称赞这里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然氧吧”。
5A 级景区金丝峡飞瀑流泉,柞水溶洞宛若仙境,全市 3A 级以上景区 46 家,被誉为“秦岭最美是商洛”。75 个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居全国地市级首位,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核桃、香菇等 6大特色产业规模全省第一,有“中国核桃之都”“中国板栗之乡”和“北方茶叶之乡”的美誉。丹参、连翘等 道地中草药资源1192 种,列入国家“中药材资源调查表”286种,是西北地区中药材最佳适生区,全市中药材总面积稳定在260万亩以上,有“南北生物物种库”“秦岭天然药库”之称。商洛是我国金属和非金属矿产资源的重要富集区,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61种,占全省已发现矿种的43.6%,探明并列入《陕西省矿产资源储量表》的矿种有56种,优势矿产主要有铁、钒、金、银、钼、钨、萤石、重晶石、长石、硅石、灰岩、石材、石料等矿种,潜在经济价值万亿元以上。
近距西安108公里,沪陕、福银、包茂等 5 条高速贯穿全市,西武、西渝两条高铁开工在建,将于2026年建成通车,通用机场、城际列车便捷高效,未来商洛将全面融入西安半小时和重庆、武汉两小时经济圈。
2.商洛工业
商洛工业体系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快速发展于改革开放过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进入全面转型阶段,工业年均增长13.26%,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34.4%。近年来,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聚焦市委市政府打造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建设高质量发展转型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争创营商环境最优区、构建市域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战略部署,围绕“3+N”产业集群,着力构建以新材料、绿色食品、健康医药三大支柱产业为主体,清洁能源、电子信息、新型建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为支撑的绿色循环现代产业体系。
(1)新材料产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初步形成有色冶金、新型建材及无机非金属等产业门类,其中,钒、钼、锌、镁、铜、钨、黄金、氟、硅、石墨“十大产业链”具有明显优势,积极拓展尾矿有价组分回收利用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引领带动全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加快金属、非金属加工等产业向“绿色矿业+新材料”方向转型,基本形成以“十大新材料产业链”为引领、协同尾矿综合利用及前沿新材料等为重要支撑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2)健康医药产业。以“十大商药”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为核心,推动医药企业规模化、品牌化、智能化发展。目前,形成中成药、中药饮片、原料药、保健品为主的产业门类。“十四五”时期,着力建设优质地道中药材药源基地和健康医药及化学原料药产业集聚区,构建中药化学原料药生产、生物制剂研发、医疗器械制造和保健品生产四位一体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打造“秦岭药谷”和中国西部现代中药产业基地。
(3)绿色食品产业。境内林特土产资源达到1324种,核桃、板栗、柿子、木耳、香菇、茶叶等大宗农特产品量大质优,“柞水木耳”“镇安板栗”等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茶叶、蔬菜、食用菌、特色作物等七大类29个种植业获得无公害产地证书,22个产品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无公害农产品、国家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发挥“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美誉,利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全国首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等金字招牌,加快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功能性保健食品、高端饮品等绿色食品产业,目前形成“菌、果、茶、畜、饮”为主的产业门类。“十四五”时期,加快推进食品产业向安全健康、营养方便、休闲养生和功能保健等方向发展,大力开发定制化、便捷化、功能化、品质化、多元化的新产品,打造具有高附加值的商洛绿色食品品牌。
(4)特色产业
清洁能源产业:发挥商洛太阳能光伏全产业链优势和水电、风电等资源优势,促进全市光伏发电、抽水蓄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为主攻方向,形成电器设备、电子元器件、智能消费设备、智能终端、集成电路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装备制造产业:按照自动化制造普及、数字化制造加快、智能化制造示范引领的要求,加快打造形成以阀门、仪器仪表、能源装备、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汽车零部件产业:立足“陕西制造、商洛配套”汽车产业发展思路,聚焦汽车关键零部件、新能源动力电池等领域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新型建材产业,加快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建设混凝土骨料、硅酸盐水泥、陶瓷类材料、装配式建筑材料等项目,建成全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关中绿色建材供应基地。
3.主要园区情况及招商意向
(一)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概 况:商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9.2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4.51平方公里。现入园企业108家,规上企业29家,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主导产业为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协同发展医药食品和现代服务业的“3+N”产业发展格局。园区紧靠中心城区,交通便捷,生活配套到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用地七通一平保障齐全,拥有全市优质的标准化厂房资源和存量资产优势,其中标准化厂房6.2万㎡,优质拟盘活存量资产分别为厂房15.4万㎡、办公用房2.3万㎡、土地654亩,方便项目拎包入驻。
招商意向:围绕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主导产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园;围绕汽车照明系、电器仪表系、制动系、转向系、行走系、以及其它电气生产等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围绕电池电解液隔膜纸、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储能电池绿色工厂、电池整装项目、电池材料研发中心等打造新能源电池产业园。
联系方式:
姓 名: 张 玺
联系电话: 18991445288
(二)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
概 况:商洛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商洛市洛南县城以北,以2009年成立的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为基础整合升级,总面积7.23平方公里,远景规划为20.66平方公里。初步形成新材料首位产业,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1+3+1+N”产业体系,陶岭园区、卫东园区曾分别获评省级循环化改造园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依托秦创原洛南科创孵化基地,组织21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对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8家,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2%。
招商意向:围绕新材料首位产业和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强龙头、补链条、打造全省钼、硅新材料先进制造出口基地、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建设全省最大的石英石板材生产基地和高水平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打造全省重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联系方式:
姓 名: 周 鸿
联系电话: 18309148739
(三)商州区县域工业集中区
概 况:园区总规划面积6.7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3700亩,已建成区1600亩,由荆河生态工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和正在规划建设的现代工业产业园组成,已入驻企业40家,已建成投产33家。园区产业定位为重点发展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两大主导产业,辅助培育新材料、家居建材、电子信息产业。荆河生态工业园被评为省级医膳食品特色专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新型环保建材、电子信息企业快速发展;现代工业产业园依托商洛电厂的热能、电能优势,着力发展新型材料、医药食品、电子产品、装备制造等产业。采取“一企一策”对入驻标准化厂房给予房租减免及用工、水电、物流等补贴等优惠政策。
招商意向:荆河生态工业园现有建成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定位招引医药食品类企业拎包入住,可用于中药饮片、中药提取、中药制剂、保健食品、饮品、食品生产,同时有200亩储备建设用地,可根据需求自建厂房生产经营。中小企业创业园大赵峪片区,现有储备建设用地409亩,诚招新型建材类企业入驻;沙河子片区,正在规划建设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配建生活区,企业可以拎包入住,招引电子设备、集成电路、动力储能等相关电子科技类企业入驻。商州区现代工业产业园,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正在完善中,现有建设用地600亩,企业可独资建设,可与政府联合建设。
联系方式:
姓 名: 全 凯
联系电话: 15309181586 0914-2998160(办)
(四)洛南县县域工业集中区
概 况: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23.5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新材料、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四大产业。随着商洛经开区在洛南成立,洛南县域工业集中区将与商洛经开区协同发展、共同推进,着力构建“1+3+1”产业体系,“1”即新材料产业,包括钼、硅、铜等产业类型,“3”即新型建材、健康医药、绿色食品三大主导产业,“1”是物流、商贸、金融、科研等生产性服务业。榆商、洛卢等多条高速公路将陆续贯通,钼产业园、硅产业园、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园、新型建材产业园、健康医药产业园、宁洛绿色食品产业示范园等六大特色产业园区将全面建成,搭建陕西秦岭硅基材料产业校企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木本油料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制定入驻标准化厂房租金减免、返还政策。
招商意向:重点招引绿色食品、新材料、新型建材、健康医药四大领域产业。
联系方式:
姓 名: 陈亚玲
联系电话: 18991433020 0914-7327712 (办)
(五)丹凤县县域工业集中区
概 况:园区以312国道为轴线,总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园区成立以来,秉承“一区多园”的发展思路,编制了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以空间拓展、平台建设、项目落地、产业培育为抓手,构建资源共享、产业共生、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结合丹凤县资源禀赋,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葡萄酒、电子信息、新材料、绿色康养等产业集群,力争打造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招商意向:围绕葡萄酒、电子信息、中药康养等产业链定向招商,以标准化厂房招商为主攻方向,定期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常态开展小分队靶向招商、领导招商、在外乡党乡情招商、清单式目标招商。
联系方式
姓名:孙英华
电话:15289242955 0914-3378380 (办)
(六)商南县经开区
概 况:园区由县城片区、富水片区组成,规划总面积6.9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4700余亩。2010年10月被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建设园区,2018年被国家发改委等5部委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版),并被省工信厅命名为“创新转型示范”园区,2023年8月被省政府认定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招商意向: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钒储能电池、光伏材料、氢氧化镁及硫酸镁加工等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意向引进安全气囊、充电桩、液压缸、高强度玻璃、排气管、电动座椅、车灯、车用线缆等零部件项目,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绿色食药产业,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打造绿色食品产业链,确保食品安全、绿色、健康,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承接医药产业转移,改进中医药生产工艺,向深加工和精细化的方向发展,提高产品附加价值,打造中医药产业集群。
联系方式
姓名:徐红涛
电话:18829681042 0914-6371378 (办)
(八)山阳县高新区
概 况:山阳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2018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省级高新区,规划面积2.998平方公里,工业用地0.7065平方公里,已开发建成1.293平方公里。
招商意向:围绕电子设备、中医药、绿色食品、储能材料等“电子信息、大健康、新材料”主导产业所属产业链条,建立实行产业链“链长制”,围绕电源制造、触控显示、智能家居“三大产品链”,重点招引电路板印制、抽线、电容器、颗粒料、电磁芯、显示模组、背光源以及物联网、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智能家居项目,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一批“链主”企业和冠军企业。
联系方式
姓名:党 斌
电话:18992412022 0914-2037660(办)
(九)镇安县县域工业集中区
概 况:总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建设用地1194亩。突出产业发展“绿色、环保、科技”三大特点,规划功能超前,产业优势互补,以环境保护、循环利用为前提基础,严把企业入园关。
招商意向:主要围绕绿色农特产品、新材料等产业链实施精准招商,依托标准化厂房配套实施招商推介,定期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开展小分队扣门招商、亲情招商。产业链上的堵点:已入驻的企业大部分生产技术水平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区内企业协作配套能力不强。入园企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的前端项目,尽管中小企业在布局上相对集中,但产业关联度不高,互补性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园区内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企业少。
联系方式
姓名:黄静
电话:13992423222 0914-5337475(办)
(十)柞水县县域工业集中区
概 况:园区规划面积8.99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6.208平方公里。
招商意向:对外招引旅游开发、康养、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及元器件生产组装等相关系企业入驻。
联系方式
姓名:李德鹏
电话:18992437675 0914-4325987 (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