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606072-9-30/2020-0601012 | 发布机构 | 市政府办 | ||
公开目录 | 稳岗就业 | 发布日期 | 2020-05-29 00:00 | ||
名 称 | 商南县“五个一批”靶向施策打出稳就业“组合拳”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今年以来,商南县全面贯彻中省市关于稳就业政策措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大力实施“五个一批”促进就业创业,截止目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创劳务经济收入4.5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04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69%,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实现了良好开局。
一是实施劳务输出转移一批。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农民工返岗复工帮扶计划,主动加强劳务供需对接,大力实施“点对点”“一站式”帮扶计划、湖北返乡滞留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帮扶计划和政策资金倾斜支持计划,累计向浙江、江苏、山西、甘肃、湖南等地 “点对点”输送85车1553名农民工返岗就业;组织网络招聘23场,对接企业152家,发布岗位信息2.1万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3万人(其中贫困户2.4万人)。
二是保障县内用工引导一批。建立县内企业用工调度机制,安排专人开展农民工实名制数据信息采集和县内企业用工需求摸底工作,县镇村分级建立了企业用工需求台账、外出务工人员台账、县内企业(扶贫车间)用工台账“三本台账”;出台《商南县疫情防控期间促进就业创业十二条措施》,鼓励复工企业吸纳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充分发挥智慧就业平台作用,及时收集县内企业缺工情况,安排专人深入各镇办、各村(社区)巡回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岗位“三送”活动,并协调县内客运班车运送农民工到复工企业厂区指定地点,为务工人员免费提供“出家门、进厂门”直达式服务,基本满足了县内企业、项目工程、产业基地和社区工厂等复工复产用工需求。
三是开发公益岗位安置一批。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合理开发公益性岗位,结合疫情防控,开发临时性防疫公益性岗位,解决无法外出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在公益岗位实现就业,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监管,坚决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截至目前,全县临时防疫公益性岗位安置747人,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464人。
四是发放创业贷款带动一批。结合创业人员及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实际,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新政策和“一网通办”受理宣传,扩大政策知晓率和覆盖面;探索“互联网+创业担保贷款”业务办理新模式,实施创业担保贷款“一网通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确保疫情期间复产企业及创业人员享受政策扶持不间断。截止目前,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2笔2040万元,其中贫困户8户85万元,扶持创业122人,带动就业244人。
五是开展就业扶贫帮扶一批。大力推行“创业园区+贫困劳动力”扶贫模式,鼓励企业开办社区工厂和创建扶贫基地,累计扶持4687人成功创业(其中贫困劳动力242人),3407名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有效破解了企业招工和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双向难题”;大力发挥村级劳务合作组织作用,搭建起用工组织和贫困劳动力精准对接平台,着力解决贫困户“打零工”问题,全县共组建村级劳务合作组织120个,吸纳3015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组织6392名贫困劳动力输出就业;大力推进就业扶贫“三排查三清零”百日攻坚行动,补强就业扶贫短板弱项,全面兑现扶持政策,确保了贫困劳动力就业有着落、收入有保障,使就业成为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压舱石”。(商南县就业管理局 桂青圆)
扫描打开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