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频道首页

加快“四新”技术课题研究 纵深推进秦岭生态环境保护
发布时间:2023-08-04 17:15 点击次数:

为推广“四新”技术应用,保护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节约工程造价,探索研究符合商洛市公路项目建设实际的工艺工法和技术标准,商洛市交通运输局、商洛市交通设计院与长安大学深度合作,建立合作机制,签订交通科研项目合同,采用设计先导、实地调研、室内试验和实体工程应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关键技术”专题研究。

商洛市地处秦岭生态核心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体量巨大,工程建设面临环境保护、建设资金、建设标准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为破解这些“瓶颈”,长安大学专家组在前期大量实验和计算的基础上,7月17日至20日,与商洛市交通运输局、商洛市交通设计院相关人员,赴丹凤、商南、柞水、镇安等县区乡村公路建设现场进行了系统调研。先后在丹凤县蔡庾路、商南县新马路、柞水县蔡李路建设工地,测量了道路线型、道路纵横坡度、回头曲线转弯半径、路面薄层加铺厚度、交通安全设施设置等数据,在镇安余九路、柞水石七路采集了路面芯样、调查了交通流量等数据。按照秦岭生态保护红线控制要求,研究了在不过多降低技术标准保障通行安全的前提下,避免选用较高技术指标大挖大填造成林地生态破坏,对部分县乡公路适当降低技术标准,优化路线线型和纵断面,充分利用旧路资源,进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加铺等技术问题。为开展《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环境、人居、工业发展及交通特点调查》、《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设计方法研究》、《旧路面结构及材料在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技术》、《商洛秦岭地区矿产固废在乡村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关键技术应用示范》等5项专题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支撑。目前,已经形成《商洛市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关键技术应用示范》调研报告1份。

通过充分调研全面掌握了商洛生态保护区地理环境特征和交通组成类型,在遵循《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和公路现有设计规范要求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商洛生态保护区既有路面结构及材料和商洛地区矿山固废在乡村公路建设中的高质化利用,对商洛市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建设优化设计、科学施工、高效管理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和深入开展新技术、新材料应用推广具有积极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