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频道首页

商洛市“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助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25-02-27 16:45 点击次数:

近年来,商洛市交通运输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四好农村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交通先行”战略为引领,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将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以及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之举,取得了显著成效。

完善路网体系,提升公路通达深度。始终秉持规划先行、质量至上的理念,科学精细谋划农村公路项目布局。在过去三年间,大力开展“两边一补齐”专项行动,全方位推动乡村道路品质进阶,全市累计投入各类农村公路建设资金41.5亿元,建设五类农村公路2891公里,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9275公里,农村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99.4公里,县乡路中等路以上比例达到81%,以县城为骨架、乡镇为节点、辐射村组的科学合理路网体系基本形成,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

创新管养机制,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创新养护管理机制,编印《商洛市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导则》,完善县、镇、村三级农村公路管理机构设置,全面推行“路长制”管理全覆盖。提升管理信息化水平,投资1300万元建成农村公路大数据监管平台,农村公路列养率和经常性养护率均达100%。路权管理机制创新,出台相关指导意见,对农村公路进行全面调查登记,明确划定公路建筑区范围边界,并将县乡公路产权确权到县级交通部门、村组公路产权移交到村(居)委会,为农村公路的规范管理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创新,制定“三化”指导书7册,健全基础性安全管理制度40余项,积极推广应用农村公路监管新技术,全方位保障了农村公路的安全运行,为群众出行创造了安全可靠的交通环境。

实施三大工程,巩固提升创建成果。提升公路路况质量,累计完成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预防性养护等685公里,路面白改黑466公里,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从“十三五”末期的70%提升到目前的81%,显著改善了农村公路的路况,提升了群众的出行体验。改善公路环境,结合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扎实推进“两拆一提升”工程,使公路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打造了美观舒适的通行环境。开展“两边一补齐”工程专项行动,累计实施自然村组道路硬化1702条2091公里,解决4106个村民小组42万村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自然村(组)通硬化路率达到95.3%,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群众的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

加强三大建设,实现运输品质突破。完善客运场站配套设施,建成15个客货运枢纽站场、68个乡镇客运站和572个农村招呼站,为农村客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优化客运服务建设,开通农村客运线路326条,公交线路52条,建制村通客车率100%,县域20公里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率90%以上,7县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水平达5A级,有效提升了农村客运的服务质量和覆盖范围。完善农村物流网点建设,构建了“县有物流中心、镇有服务站点、村有取货网点”的三级寄递物流网络体系,行政村通快递率达100%,进一步畅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推动三个融合,构建交通惠民格局。积极推进“公路+产业”、 “公路+游”“公路+服务”融合发展,累计新建产业路680公里,助力“菌果药畜茶酒”产业全链条升级,为农产品走出大山铺就了致富路,实现了以路促产、以产增收的良好局面。打造旅游生态路197公里、红色旅游路210公里、美丽农村路402.4公里,串联起柞水木耳小镇、山阳天蓬山寨、丹凤桃花谷、商南富水茶海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为农村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建设农村公路驿站45处、生态停车场13处,“四好农村路”主题小公园148个,实现了“建一条道路、享一方服务、览一片青山、观一路美景”的目标,提升了农村公路的服务品质和文化内涵。

商洛市“四好农村路”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更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让广大农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未来,商洛市交通运输系统将继续巩固和提升“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果,持续推动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