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公布如下:
一、2024年生态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一)提高环保意识,夯实部门责任。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前提,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论述以及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历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增强抓好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制定印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4年工作要点》《交通运输领域秦岭生态环境保护2024年工作要点》《交通运输领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4年度工作任务清单》等文件,推动行业领域的生态环境工作有序开展。
(二)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绿色发展。大力推广新能源车辆应用。倡导绿色低碳出行,加快公共交通运输领域新能源车辆设备更新。2024年,新增公交车5辆、出租车151辆,更新车辆中新能源车辆比例100%,超额完成市级环保年度目标任务;有序实施车辆优化工程,全力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报废工作,对2024年我市共淘汰车辆410辆,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9.88%。
(三)立足部门职能,推动行业污染防治。一是扎实做好汽车维修行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重点企业执法监管,联合环保部门开展“三废”处理情况督查检查,督促汽修企业落实环保管控措施,对检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督促指导限期整改到位。开展执法检查21次,共检查企业147余家次,发现问题13处,违规违法行为1家,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11份,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强化重点领域监管治理。强化烤漆房挥发性气体排放治理,进行环保治理设备核心技术改造(“过滤棉过滤+活性炭吸附+光氧催化”),确保烤漆房废气排放达到环保标准。三是加强道路扬尘抛洒治理。从严治理渣土车污染路面、扬撒滴漏等违法行为,先后组织4次执法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2份,处罚企业1家,有效遏制道路扬尘造成的大气污染。
(四)坚持生态优先,落实交通工程环保措施。一是坚持规划引领。在编制交通发展规划和全市路网规划调整中,对照秦岭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分区保护详图,尽量避免规划路线穿越核心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并按环保部门意见及时修改完善,确保工程实施和规划执行全面符合落实环保要求;二是依法开展项目前期。依据环境保护相关政策规定,认真开展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编制报批等工作,项目勘察设计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选线,落实复耕复绿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交通工程沿线对生态环境破坏。三是抓好项目建设环保工作,认真执行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落实施工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对环保设施不齐全、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限期整改到位。商洛秦岭生态保护区乡村公路修筑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验收。
(五)强化动态监管,确保危化品运输安全。强化对危运企业和危运车辆的日常监管,严格按照生态环境保护、水源地保护等禁行规定,大力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车辆和设备,定期对车辆维护和排放监测,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对所有车辆实行电子运单管理,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控,确保危运车辆不在保护区禁止运行路段停靠,卸货。合理规划和设置危化品储存区域,采用符合环境要求的设施设备,防止危化品泄漏和污染环境。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生态环境保护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依法加强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扎实履行交通运输部门生态环保职能职责。
二是持续做好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督促指导各县(区)稳步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引导行业、企业加快更新淘汰老旧、高耗能、高排放车辆。持续优化布局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持续做好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的推广应用,在物流领域加快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
三是建立健全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长效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深化交通运输行业污染防控,严格落实环保法规,持续深入开展汽修行业专项整治,加强公路建设和养护施工扬尘管控,狠抓危化品运输管理,积极落实环境保护各项举措,守好阵地,服务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