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商洛市“双减”背景下全市课堂提质增效研讨会在洛南县召开。会议总结交流经验做法,研究探索以校为本的课堂教学高质量、高效率模式,推动形成“科科有特点、校校有特色”的义务教育高效课堂。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奇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与会人员观摩了两所学校课后服务社团活动,听评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15节课的课堂组织模式,7个县区、19所学校就不同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提效措施进行大会发言交流或书面交流。会议着重研究了“双减”背景下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实现减负不减质、增效不增量。
研讨达成共识,要牢固树立不断提高质量、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的意识,凝聚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核心在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让每一所学校都建设为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的共识,增强行业定力,滋养行业正气,深化核心素养导向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狠抓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行动的“最后一公里”,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

丹凤县1238管理策略、镇安县一模多式课堂教学格局、柞水县“524课型”建模“3+X”课改、山阳县学区联盟学科基地云端备课以及商洛市小学“五个一”教学模式、洛南县西街小学的“121”课堂、商南县初级中学的优化课堂、柞水县第二小学“六步”导学、柞水县实验初级中学的“151”思维课堂、山阳县第三中学集体备课提质、镇安县第二小学校本研修增效等,都是各县区、各学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生动实践。
强教必先强师。教育部门要通过提升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能力若干措施,打好管理层、骨干线、教师面“选与育、培与练、管与用”组合拳;要通过西商、宁商、锡商合作交流平台,锻造培养出一批新优质学校、本土名校长名师;要通过“学、听、讲、研、练”和“三进三提四研”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能力和教学教研水平。学校、教师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研读、教情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和课程实施、作业巩固提升4个关键,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必备知识、训练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缓解社会和家长的焦虑,降低家长送孩子参加校外培训的冲动。
市、县区教育部门分管同志、相关科(股)室负责同志,各级教研室主任、义务段教研员及各县区小学、初中校长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