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关中平原城市群市长联席会议——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分会在西咸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上,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杨凌、商洛、运城、临汾、天水、平凉、庆阳、延安、三门峡14个市(区)科技管理部门联合签署《关中平原城市群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根据协议,各方将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创新发展需求为牵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支撑,开展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科技交流合作,探索建设互利共赢创新体系,促进创新要素高效有序流通,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区域科技创新发展。
一是合作探索建立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机制,推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开放共享,共建共用科技专家资源库、仪器设备等。支持各市(区)接入西安科技创新网络信息平台,发布、对接科技成果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
二是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支持各市(区)在西安建设飞地孵化器、研发分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共享西安“双中心”及“秦创原”政策。
三是强化技术协同攻关,各市(区)结合各自科技、产业优势,探索联合共建一批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加强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
四是各市(区)联合建设壮大技术转移人才和服务机构,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举办技术经理人(科技经纪人)培训、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等活动。
五是各市(区)支持高新区、经开区等重点经济承载区加强合作互动,发挥市(区)政策叠加优势,实现政策联动、产业联动、创新联动。
六是支持各类科技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才跨市(区)开展业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基金、风投、银行等投融资机构在各市(区)设立分支机构,为企业提供投融资及上市辅导服务。
七是支持各市(区)互设人才工作站,共建共享“科学家+工程师”、创业导师等队伍,加强科创人才引育交流。
八是探索建立区域科技创新协同会商机制,协商议定重大合作事项,不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交流互访活动推进落实重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