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关键环节,是科技创新的“最后一公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25年1月17日,市科技局召开科技成果转化岗位竞聘会,共11人参加,竞聘人员围绕岗位认知、个人优势、工作设想及规划进行汇报,以实际行动践行使命与担当。本次竞聘也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创造了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和机会,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工作潜能和工作热情。现将局办公室温振友竞岗发言摘编如下:
科技成果转化岗位竞岗发言
市科技局办公室 温振友
我自愿竞聘商洛市飞地孵化器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工作组岗位,现就竞岗发言如下。
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投产,是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通道。从事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在科技局工作这是第六个年头,竞聘科技成果转化岗位,我认为我有三个优势、三个短板,也希望取得三个突破。
第一,三个优势
一是乐于学习。办公室工作首重学习,在领导鞭策和自身坚持下,自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意味着能够快速接受和理解新的理论和新生事物,竞岗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我有信心在热爱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前提下,专学科技成果转化领域相关政策和业务知识,以最快速度适应岗位要求,掌握工作要领。
二是对事执着。5年办公室工作,塑造了自己对工作目标的执着态度,盯住一件事能一年365天干到头,有一种工作目标不实现绝不松懈的韧劲,一个好的科技成果项目完成转化,需要认准就干、盯住不放、频繁对接、长期推进,竞岗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我有信心将对工作目标的执着完全用于科技成果项目跟进,直至落地转化。
三是能够抗压。长期的办公室工作,练就了自己过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竞岗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我有信心承担重担,并坦然面对多次对接失败和沟通被拒,而后依然热爱和做好此项工作。
第二,三个短板
一是工作经历相对单一。在局里5年时间,均在办公室同一岗位工作,未有业务科室从事具体科技业务工作经历,直面科技一线,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直接沟通对接欠缺,推进科技创新具体工作的专业能力急需提升。
二是思维视野相对局限。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很多创新创造,看不到就想不到更学不到,自己长期坐办公室,对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和我市科技工作的了解,大多通过电脑和手机,以及局领导和科长、同事们的讲述,对科技缺乏直观感受,思维相对刻板固定,视野具有局限性。
三是专项业务相对不精。得益于在办公室工作,能够了解各科室的具体业务,局里创新开展的科技副总和“双清零”行动等工作也都熟知,但具体参与科室办成的专项科技业务工作很少,专项业务相对不精是自身一大短板。
第三,希望实现的三个突破
一是在多方对接中突破思维局限。通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升自身谋和说的能力,在与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对接沟通中,直观感受科技,近距离观察科技,拓展思维、拓宽视野,进而增强综合素质。
二是在深入研究中打破本领恐慌。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理念,通过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而深耕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对自身完成一次自我突破,在专项业务领域实现能力提升。
三是在合作共赢中提升干事自信。人都是逼出来的,虽然以前未从事过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但我相信只要热爱,只要钻研,只要心齐,在整个团队共同努力下,就能干成事,就能完成既定目标,更能提升自身干事创业的自信。
最后,我郑重承诺,岗位竞聘成功后,若不能与团队一起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我愿捐出一个月工资,作为团队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