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号建议《关于加大对国家创新型县科技资源倾斜的建议》办理情况的公示
发布时间:2023-09-26 11:05 点击次数:


一、关于创新型商洛建设情况

2022年以来,市科技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全面落实省委《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科技强省的决定》(陕发〔2023〕9号),积极融入秦创原“一总多区”发展格局,锚定“一都四区”目标,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科技工作的核心,实施创新主体培育提升、科技融通创新提升、产业融通创新提升、区域融通创新提升、创新人才引育提升、融通创新生态提升等“六大工程”,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紧密结合,全力推动创新型县区建设,县域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洛南县、商南县、山阳县、镇安县先后被确定为陕西省创新型县(区)试点县,商州区和丹凤县创建成陕西省创新型示范县区,柞水县和山阳县分别被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确定为国家级和省级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创新型县区建设实现了县区全覆盖。柞水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成功,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7县(区)全覆盖。已建成商洛高新区和山阳高新区2个省级高新区,商洛高新区正在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丹凤县正在创建省级高新区。截止2023年9月,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366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8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108家,认定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3.62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2亿元,全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二、对《关于加大对国家创新型县科技资源倾斜的建议》的答复

(一)关于制定出台支持创新型县建设的激励办法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创新型商洛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商洛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商洛市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商洛市工业科技特派员试点实施方案(试行)》等地方政策法规,近期,我们牵头制定了《秦创原商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经市委常委会、正在按程序提请市政府常委会审定,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体系。上述政策的制定,主要涉及县域创新发展、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先进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为全市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撑和制度保障。

(二)关于设立县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问题。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关于科技与金融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结合新模式,持续加强与市内外金融机构的联系和对接,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联合省创业投资协会策划举办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系列路演活动,陕西五洲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科创项目融资专场路演,西安交通大学等5所高校聚焦“三项改革”发布了科研成果,与会企业与投融资机构、金融单位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使科技成果与产业金融精准对接、深度合作。二是为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瓶颈,促进科技成果与产业金融精准对接,市科技局先后与中国银行商洛分行、浦发银行西安分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政府搭台、银行融资、企业创新,为市域企业创新发展和科创项目融资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化金融服务,同时,牵头组织了2次由市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各商业银行参加的科技金融座谈会,促进更多风投、创投、产投机构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化金融服务,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紧抓西商科技融合发展机遇,积极引导和支持西安地区的基金、风投等投融资机构在商洛设立分支机构,为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融资、投资及上市辅导等科技金融服务。三是统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大项目资金向创新型县区、高新区、科技园区倾斜力度,将有限的项目资金用好用活,使其发挥最大效用。四是积极向省科技厅和市政府争取,设立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基金,发挥科技金融杠杆作用,破解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及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撬动民间资本投入优质科技项目,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把科技项目重点向创新型县倾斜,全面提升科技创新驱动能力问题。

2022年,全市共争取科技部科技项目资金3033.5万元,全部用于支持柞水县,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资金用于支持柞水县共316万元。2016年以来,科技部科技计划项目均在柞水县实施,每年支持资金情况基本与2022年相当。2023年,商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项目由盘龙制药有限公司牵头组织实施,获省科技厅专项资金4500万元,该项目分三年实施,每年1500万元。总体上,在科技计划项目方面,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是重点向柞水县倾斜。后续我们将继续协调、指导做好柞水县项目的策划包装,特别是县域发展有战略性支撑带动作用的项目,充分发挥柞水县国家首批创新型县、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国家级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等优势,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计划、乡村振兴科技专项、区域创新能力引导计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科技创新团队、秦创原高层次人才引进、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等科技计划项目上,强化指导、灵通信息、加大培训,做到策划一批、储备一批、包装一批、申报一批,争取更多的部省项目资金落户柞水县。

围绕建议,结合我们的工作职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推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以加快建设秦创原商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为引领,以建设创新型县区为抓手,以提升县域创新能力为目的,抢抓西商融合发展机遇,统筹各类科技资源,加大向国家创新型县倾斜力度,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强化“三个示范”(即:在企业引领的绿色技术融通创新上做示范;在企业主导的特色经济融通创新上做示范;在企业支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上做示范),实施“六大工程”(即:创新主体培育提升、科技融通创新提升、产业融通创新提升、区域融通创新提升、创新人才引育提升、融通创新生态提升“六大工程”),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一都四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持续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围绕协同推进商洛高新区“创国高”、开展科技“双进”活动、建立“科技三库”(即:科技型企业培育库、科技计划项目库、科技人才资源库)、推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档升级、策划建设“西商科创走廊”等科技“五件大事”。广泛宣传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蹬羚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后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助等方式,引导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联动机制。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围绕商洛区位、生态、资源、文化优势和“3+N”产业集群布局,积极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持续开展常态化“路演”,扎实推进先进成果和实用技术转化、示范、推广和应用。围绕县域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策划包装申报科技计划项目,借力借势,紧紧抓住西商融合发展、宁商协作等有利机遇,引导和支持西安等地优势科技资源、基金等向商洛流动,加大对县域创新的支持力度,主动汇报对接,力争县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早日设立,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上水平,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联系人:张明   电话:238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