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敬老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镇安县民政局以“五小”举措为抓手,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五老”目标,不断增强入住老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小配送”做好“三统一”,老人用餐更放心。一是统一标准。市场评估小组进行价格比对,从优选取,统一食材价格标准。敬老院以周为单位安排好星期菜谱,夏季一日三餐,冬季一日两餐,每餐一桌十人八菜一汤,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二是统一配送。综合考量季节、市价等因素,以“当地应季菜品为主、外地淡季菜品为辅”,由敬老院每周六提供所需原料清单,借用学生营养餐配送平台,每周一对全县所有敬老院食材实行统一配送,确保配送质量有保障。三是统一监管。线上搭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敬老院门口、小配送中心、食堂等重点方位安装监控,进行实时监测;线下成立五个督导组,由民政局领导班子成员带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对食堂卫生、食品安全进行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立行整改。
二、“小药房”做好“三及时”,老人就医更安心。一是小病及时就诊。敬老院建设小药房,配备常规性药品,落实一名常驻医生,定期为老人检查身体,进行一些基础疾病诊治。二是急症及时送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每个敬老院与当地卫生院签定合作协议,发现急症,立即点对点送治,确保救治及时。三是重症及时转诊。畅通与上级医院和市级医院联系渠道,减少中间环节,缩短流程用时,确保危重症老人及时转运。
三、“小基地”做好“三充分”,老人劳作更用心。一是充分发挥“闲地”作用。利用敬老院闲置的小地、荒地建成“小菜园”“小养殖”,让荒废的地方“活”起来。二是充分动员人员。将供养老人划分小组,动员有劳动能力的老人从事种植蔬菜、圈养猪仔等生产劳动,让“老农民”重新“忙”起来。三是充分调动积极性。以季度为阶段比一比种养殖成果,讲一讲种养殖经验,评一评“优秀劳作者”,发放一定数量的资金奖励,既让老人有事可做,又给院里增加一定收入。目前,全县15 所敬老院共种植蔬菜21亩,养猪26头,年增收6万多元。
四、“小五室”做好“三保障”,老人生活更舒心。一是保障日常活动有场地。镇安县民政局积极申请筹措资金,多方参观考察,甄选设备优缺,投资近3万元配套建设康复训练室、亲情聊天室、棋牌室、发泄室、理发室,为活跃老人生活提供了场所。二是保障全程陪伴不落单。开展活动时,保证一室至少有一名护理人员全程陪同陪护,提供精细服务。三是保障及时维护无隐患。“小五室”环境由专人打扫,定期检修设备,及时补缺耗材,确保安全有序运转。
五、“小展示”做好“三上墙”,院内氛围更暖心。一是规章制度上墙。服务理念、工作规范、岗位职责、文明公约等组成的文化墙让敬老院管理有秩序、考核有依据、评价有标准。二是活动剪影上墙。日常体检、志愿服务、老幼联欢、喜迎节庆、集体生日等一张张照片生动记录了敬老院的丰富活动,营造温暖祥和的生活氛围。三是个人荣誉上墙。“最美护工”和“五好院民”并排展示,体现了“以院为家”的奉献精神和“诚善洁勤助”的文明院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