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 ——商州区救助管理站开展2024年“6·19”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
发布时间:2024-06-20 14:04 点击次数:


6月19日是全国第12个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商州区救助管理站积极开展以“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为主题的2024年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活动。通过站内参观、座谈交流和街面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宣传救助管理政策,展示工作成效,发放宣传品,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透明度、满意度和社会参与度。

商州区救助管理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宣传活动。6月18日上午,在北新街设立宣传点,发放印有救助政策的宣传彩页、手册、扇子、手提袋和矿泉水,提升救助知晓度,集中展示救助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群众面对面开展现场咨询、政策解答,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公益慈善组织、社会爱心人士积极参与,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流浪乞讨人员的良好氛围。

 

6月19日上午,救助管理站邀请巾帼志愿者协会、商州区慈善协会和热心群众来到救助管理站内,亲身体验救助流程。王长力站长向参观人员着重介绍了商州区救助管理站机制创新、照料服务、救助寻亲、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落户安置、救助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与做法,其中人脸识别、DNA比对、“互联网+”等新型寻亲模式更是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认同。

 

 

 

商州区救助管理站位于商洛市商州区南街51号,主要工作职能是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住、穿、返乡等临时性救助服务,遵循“自愿求助、无偿救助”原则,严格落实三个24小时全天候服务工作(24小时窗口值班值守服务、24小时救助服务热线响应、24小时救助专用车辆街面救助处置),为每一名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提供临时救助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和生命健康。窗口接待工作人员在做好服务对象身体和精神状态甄别、人身和物品登记等检查后,会根据服务对象的求助意愿协助其进行救助信息登记,为其提供食品、住宿、衣物、通讯、寻亲、心理关爱等临时性救助服务。

救助管理站服务对象受助区分为成年人男、女区,未成年人男、女区,共4个区域,根据服务对象的性别、年龄实行分区单人单间居住,发放洗漱用品、毛巾、衣服、鞋子等必备生活用品,并对未成年人、老年人、少数民族提供特殊饮食照料服务,住宿房间内设置冷暖空调、热水器、整洁床铺等设备设施,工作人员每天定期对住宿房间进行环境卫生清洁,消毒和替换床上用品,并为服务对象提供身体和精神状况评估、体温情况检测、意愿需求登记、住宿安全环境巡查等专业服务。

救助管理站不仅能为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服务对象提供返乡车票服务,而且能为一些比较特殊困难的服务对象提供护送返乡、寻亲返乡等服务,如年老、年幼、行动不便、精神障碍类等特殊困难服务对象,或其他客观原因导致其不具备独自返乡能力的,救助管理站按工作人员与服务对象不少于2:1的比例开展护送返乡工作,另外也有一些服务对象因自身原因无法提供身份信息或亲属联系方式,导致暂时成为了长期滞留人员,救助管理站也会运用救助信息系统登记、全国寻亲网发布、报请公安机关采集DNA(人像)比对、社工和志愿者等社会公益协助、工作人员定期关爱探望等方式,多渠道获取具备价值的寻亲线索,从而帮助服务对象寻亲返乡。

除了获取求助线索立即前往现场进行处置外,救助管理站一直主动开展街面巡查工作,每天安排工作人员早、午、晚都各开展一次街面巡查,针对人群比较密集的商业区、公园、车站,人群比较稀疏的废弃厂房、天桥底、涵洞等重点部位进行搜索,对酷暑、冰冻等特殊天气,会根据气候变化启动街面巡查应急方案,增加街面巡查工作队伍、增强街面巡查频次,每年固定月份还会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等阶段性、系列性街面巡查专项行动,更好地保障街面流浪乞讨人员的受助权益和生命健康。今年来,救助管理站共救助流浪乞讨、务工不着等临时遇困人员138人,站内救助125人,站外救助13人,护送返乡61人。

此次“6.19”宣传活动,商州区救助管理站共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接受群众咨询230余人。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救助管理工作的认识,有力调动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救助管理工作。

下一步,商州区救助管理站将以“6.19开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升社会关注度,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关注流浪乞讨人员及遇困人员,积极提供救助线索,形成救助工作合力。

如果您在街头,遇见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或流浪未成年人,请您驻足留意,拨打110或救助管理站24小时救助热线:0914-2313750。当您在街头发现流浪乞讨的危重病人或疑似精神障碍患者,请您拨打120或110,让他们及时得到救治和帮助。您的一个善举,也许能拯救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