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阳县民政局紧紧围绕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重点、难点,以“三减二加强”(即:精文减会、减政赋能、减频增效、加强规范事项治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抓手,着力为基层松绑减压,为治理赋能,为群众解忧,助力为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
一是精文减会。按照山阳县委办公室《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具体措施》的通知要求,做到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可开可不开的会议一律不开,严格控制发文和会议数量。2024年以来,发文共计264份,召开涉及全县镇(街)干部会议2场次。与2023年同期相比,发文和会议下降15%以上。
二是减政赋能。深化社会救助“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低保审核确认权限下放工作,全县审核权限下放比例达100%,取消了基层工作人员经常到县民政局申报社会救助这一程序,切实提高救助对象的准确度和审批时效,提升基层便民、惠民服务水平和畅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三是减频增效。持续推进全县民政系统作风建设,严格控制调查研究、检查、督查的频率。对社会救助、养老机构安全生产等各项业务工作实行“打包式”综合抽查、督查,列出清单,对单销号,改变以往过度重视文字材料的“查看痕迹”式检查方法,极大减轻了基层负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数据平台,加强部门数据联动,加大数据比对的力度,2024年以来,利用信息系统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数据核对5200人次,切实降低基层信息核实任务工作量,实现让数据“多跑腿”、基层“少跑路”。
四是加强规范事项治理。一是紧盯清牌证明事项促减负增效。将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工作机构牌子、上墙制度和证明事项工作纳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常态推进。二是深入开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随意出具证明事项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规范村级用章,切实为村(社)减轻负担,巩固“万能章”整治成果,推动基层“松绑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