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频道首页

商洛市粮食产量增幅全省第一
发布时间:2023-12-29 00:00 点击次数:

今年以来,商洛市努力克服“烂场雨”等不良天气影响,以“保面积、提单产、增总产”为目标,认真落实“两藏”战略,狠抓“两个要害”,坚持“一保两增”,实施“两稳两扩”,粮食生产稳中有增,统计部门反馈,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9.47万亩,总产量50.54万吨,同比增加0.75万亩、0.57万吨,增幅分别达0.31%和1.15%,产量增幅全省第一,粮食生产跑出了加速度。

玉米丰收景象

一是强化机制保障。坚持高位推进。市委市政府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23年粮食生产工作的通知》,市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夯实粮食生产责任。加大政策扶持。及时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中省粮食生产补贴资金,山阳、洛南等县区出台促进粮食生产的扶持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千方百计扩种。认真落实中省《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扎实开展撂荒地清理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推行联县包抓制。严格落实联县包抓工作机制,50名技术干部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常态化包抓督导,查面积完成、查技术落实,用督导倒逼粮食生产任务完成。

镇安县西口镇岭沟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强技术引领。完善《商洛市马铃薯玉米大豆套作栽培技术规程》地方标准,下发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技术要点4个,印发主推技术模式11个,主推技术覆盖率全面提升。加强示范带动。建立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区38个1万亩、小麦核心示范区46个8943亩,实行技术包抓、台账管理,单产提升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加强模式提炼。总结提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8种,推广大豆玉米复合种植18.42万亩,平均亩产482.5公斤,亩产值1695.6元,亩利润584.6元,实现了“玉米不减少,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洛南县保安镇鱼龙村马铃薯玉米间作套种示范基地

三是强化技术服务。抓增产行动。下发《关于开展秋粮夺丰收百日行动的通知》《2023年秋粮单产提升行动技术要点》,扎实开展强春管促丰收、秋粮单产提升等行动,玉米“增密度”提单产示范区亩密度2509.4株,较上年亩增加265.6株;平均亩产428.8公斤,较同区域大田亩增产45.3公斤,亩增收135.9元,亩节本增效123.4元左右。抓技术推广。大力推广玉米“一增二调多促”、大豆“五改一定”、甘薯“选种育壮增钾降渍”技术,召开技术培训会385场次,培训人员30.8万人次,技术推广面进一步扩大。抓灾害防控。积极应对不良天气影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下发《关于应对近期连阴雨天气抢收抢种技术服务指南》《商洛市应对秋淋天气打好秋播攻坚战的十四条措施》,发布灾害预警信息10期,开展查灾减灾技术指导,灾害损失进一步减轻。

山阳县色河铺镇屈家涧村小麦种植示范基地

四是强化病虫防控。加强监测预警。设立病虫害监测点79个,坚持“一周一查一报”病虫情监测上报制度,发布病虫情报68期、植保信息121条,开展重大病虫发生趋势会商18次。落实物技配套。下发草地贪夜蛾、点蜂缘蝽性诱捕器1000套,虫情测报灯32台、喷雾器360台,发放应急防控农药1.5吨,病虫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强化病虫防控。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面积489.52万亩次,防控处置率95%以上,挽回粮食损失6.17万吨,病虫危害损失率在3%以下。

镇安县月河镇西川村水稻种植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