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5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029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3-08-25
名  称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5号建议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闫亚军

商农复函〔2023〕30号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305号

建议的答复函

 

李强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费投入的议案》(第305号)收悉。现就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资金投入的建议。一是争取中省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千方百计筹措争取资金,2022年共争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10764万元,其中: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资金1000万元,中央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一事一议)资金4984万元,美丽乡村试点资金2050万元,厕所革命资金2730万元。二是实施项目试点。商南县试马镇、柞水县下梁镇成功申报为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争取省级补助400万。山阳县、镇安县获批乡村振兴专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2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分别下达资金2000万元,支持垃圾转运站、垃圾焚烧站、污水处理厂建设及垃圾压缩转运车、垃圾箱等设施购置配备。2021-2022年度全市投资5400万元、涉及商州、洛南、山阳、商南、镇安、柞水六县区的省秦岭专项资金102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已全面完成。三是整合涉农资金。根据中省相关政策制度,市财政局修订了《商洛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对衔接资金支持推进乡村振兴具体范围、项目管理费等内容做了进一步调整,为切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各县区努力克服财政困难的实际,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按相关规定集中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确保资金投入不减少。四是推进市场化运营。探索建立垃圾处理农户付费制度,完善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宣传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支持农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依法成立各类农村环保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服务组织,积极承接本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后续管护等工作。

二、关于配齐设施设备的建议。一是加快转运设施建设。优化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设施布局,每个镇原则上建设有垃圾转运站,每个行政村设置1-3处垃圾集中收集点。提高转运设施及环卫机具卫生水平,逐步普及密闭运输车辆,确保垃圾及时清运。二是健全收运处置体系。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镇处理)、县处理”不同治理模式,构建稳定运行长效机制。截至2022年底,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自然村比例达到94.40%。三是推进源头分类减量。扎实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工作,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减少垃圾出村处理量,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资源化利用示范。四是加大乡村建设力度。实施乡村道路品质提升工程,完成道路硬化1427.8公里、绿化亮化1339.9公里、安防工程1472.2公里,建成美丽乡村路27条465.6公里,全市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比例达到7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1平方公里,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171处,消除农村直饮水窖4007个,改善提高农村供水受益人口19.32万人。加快乡村绿化建设,完成造林绿化62.39万亩,创建“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示范村14个,全市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6%,环境整治大见成效、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三、关于配足保洁力量的建议。一是实行网格化管理。夯实属地管理责任,落实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常态化巡查制度,将镇村组干部及保洁员全部镶在网格内,配备县、镇、村三级网格管理员3577名,农村保洁员8115名,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网格管理体系。二是促进社会组织参与。支持农民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依法成立各类农村环保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服务组织,积极承接本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后续管护等工作。三是开展共同缔造活动。扎实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工作机制,组织各县区发动群众投工投劳38.29万人次,投入整治资金2838万元,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79万吨,清理村内水塘4332口、沟渠2.6万公里,村民自觉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治理美化乡村生活环境。

四、关于调动群众积极性的建议。一是强化舆论宣传。印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要点、村庄清洁行动倡议书、告农民朋友一封信、“五美庭院倡议书”等宣传资料60.5万份,推送发布信息820多条,通过广播电视、宣传标语、乡村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宣传,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家喻户晓。二是激发内生动力。采取召开院落会、设置“红黑榜”、开展积分兑换、发放流动红旗等方式,累计进村入户宣传26.68万场次,明确村民责任和义务,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深化文明创建。充分发挥“五美庭院”、“五好文明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行“一约四会”等村民自治制度,有效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文明程度。四是开展专项行动。聚焦村庄环境“脏乱差”突出问题,启动实施“干干净净迎新春 热热闹闹过大年”村庄清洁春节行动、“迎五一”乡村环境整治活动等,打好“节日战”“特色战”,全域开展“八清一改”,着力打造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乡村环境。五是提升健康意识。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村庄创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卫生防疫、健康生活等宣传教育,提高村民清洁卫生意识,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乱扔、污水乱泼、墙壁乱涂、“小广告”乱贴等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现象和不文明行为,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热情日益高涨,“讲卫生、爱环境,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农村新习俗。

五、关于严格考核管理的建议。一是健全工作机制。印发《商洛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约谈问责制度》《全市村庄清洁百日行动工作推进机制》,实行季度例会、工作月报、信息宣传、督查通报四项制度,建立“责任落实、督查检查、激励奖惩”三项机制和“部门包抓县区、行业垂直指导、网格化管理、信息调度、明察暗访、成效通报、投诉举报、宣传曝光、考核激励、季度例会”十项制度,形成了行业垂直指导、四级书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抓落实的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二是实行县区包抓。市农业农村局按照“硬抽人、抽硬人”要求,落实7名包县领导、21名优秀干部,组建7个督查工作组常态化包县开展督导暗访工作,按照“明察暗访-问题督办-整改回访”步骤,深入镇村严督实导,累计组织开展暗访检查472人次,现场交办问题392个,整改销号385个,确保环境整治常态长效。三是实施目标考核。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印发《商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县区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和负面清单内容,以《提醒函》的形式,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寄发《关于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一封信》《关于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工作的信》,表扬先进、督促后进,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序有效开展。四是鼓励群众监督。市人居办启动开展村庄清洁“随手拍”活动,开通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举报投诉电话,设立问题受理公共邮箱,建立举报投诉台账,受理群众举报问题9个,对媒体曝光问题和群众投诉问题零容忍,坚持一抓到底,核查整改,问题清零,群众满意。

根据您的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夯实部门责任,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宣传引导,严格督导考核,健全管护机制,实现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欢迎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多提批评建议。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