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034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3-08-25
名  称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闫亚军

商农复函〔2023〕5号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1号

建议的答复函

 

刘鹏代表:

非常感谢您对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您提出的《关于支持以柞水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放大“小木耳大产业”效应,2022年全市发展木耳1.55亿袋,干品产量7600吨,综合产值25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93.8%、102.4%和124.6%。木耳产业的发展,助推了全市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全市发展食用菌4.55亿袋、鲜品产量46万吨、综合产值82亿元,产业规模居全省首位。

一、关于恳请市上在做大做强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方面,汇聚全市力量给予更大力度支持,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深加工、宣传营销于一体的产业集群。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全力促进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经市政府同意,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了《商洛市支持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财税政策措施》《关于印发促进农产品出口若干措施的通知》《商洛市木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设立1000万元木耳产业发展资金,通过政府奖补、贷款贴息、投资参股等形式,每年对开办企业、科技创新、产品营销、出口贸易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2021-2022年,市财政相继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木耳品种选育、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等9个方面71个项目进行扶持,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加工、营销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集群。2023年,为进一步提升“小木耳大产业”典型示范带动效应,全力打造以柞水县为重点的食用菌产业集群,陕西省农业农村厅、中共商洛市委、商洛市人民政府联合制定了《协同支持柞水县建设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明确省市县三级每年列支1000万元资金用于柞水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贷款贴息和生产。2023年省市统筹谋划重点项目18个,总投资20.26亿元,为打造食用菌产业集群注入强大动力。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柞水县入选陕西省食用菌产业集群,助推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恳请市上在精深加工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大食用菌产业饮品、休闲食品等开发,引导各级工会组织购买食用菌产品。

(一)加大食用菌精深加工支持力度。一是强化主体培育。为进一步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近年来累计培育食用菌初加工企业15家、深加工企业8家。二是加大项目支持。推荐丹凤县峦庄镇天麻加工园区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支持项目资金300万元。先后引进、支持精深加工项目22个16.7亿元(其中市级财政项目8个,资金440万元,占市级年度木耳项目财政总资金的22%),支持企业开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开发木耳露、木耳挂面、木耳啤酒、木耳菌草茶等产品22类98种,柞水慕耳汤系列产品荣获全国旅游商品银奖,木耳产品附加值全面提升。三是提升品牌效应。2023年食用菌全产业链(厦门)创新博览会上,“柞水木耳”“商洛香菇”的品牌价值分别获第15位、30.42亿元,第30位、18.51亿元,食用菌品牌效应进一步提升。

(二)提升工会购买食用菌产品能力。近年来,商洛市总工会立足职能,发挥优势,不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一是将食用菌等农特产品纳入全市各级工会职工福利和工会活动物品采购清单。在全省率先提出“30%的职工福利费用于购买各类农特产品”,全市各级工会通过扶贫超市、832扶贫平台、陕西工会扶贫商城等渠道,年均采购香菇、木耳等农产品1000余万元。二是组织南京市职工(劳模)来商洛开展疗休养活动促进消费。在丹凤、洛南、商南、柞水、镇安建立了5家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与南京市总工会联合实施南京职工(劳模)商洛疗休养项目,累计组织南京市职工和劳模4600人来商开展工会活动,带动消费食用菌等农产品2000万元。同时,在各大超市、生产基地设立了香菇、木耳等商洛扶贫农特产品专卖店,方便南京市职工了解和购买我市香菇、木耳等名优农特产品。今年已组织南京200人来商开展工会活动,带动消费香菇、木耳等农产品100万元。

三、关于恳请市上帮助对接秦创原资源和省内各高校院所力量,帮助引进专家团队,积极争取科技项目,为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赋能。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人才优势,着力破解商洛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加快推动食用菌高质量发展。一是深化科技合作。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深化农业科技示范推广 共建秦创原农业板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食用菌技术创新合作协议》《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战略协议》,在柞水县药王堂村共建小木耳大产业产学研示范园,新建冷库600平方米,木耳筛选、加工、包装车间450平方米,400平方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推广大棚。二是统筹科技资源。加强与国家科技帮扶团对接,聘请2名院士、18名专家教授组成木耳产业创新发展科技助力团,开展技术培训28期,培训群众1500余人次。三是发挥人才优势。成立商洛市科技人才产业技术服务团,21人“三区”科技人才深入食用菌生产企业、专业协会、合作社和产业园区开展驻点帮扶,为以木耳为主的食用菌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四是搭建创新平台。先后建成科技示范镇2个、星创天地19个。建立院士工作站、木耳菌种繁育基地、木耳技术研发中心、木耳产品深加工基地、木耳大数据中心和木耳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为全市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建议要求,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狠抓举措落实,加快商洛木耳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商洛木耳产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商洛木耳产业发展工作给予支持!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