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025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3-08-25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2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闫亚军

商农复函〔2023〕42号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72号

提案的答复函

 

汤凤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对农业产业园政策扶持力度的建议》(第72号)收悉,现就提案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技术人才培训的建议。

一是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育。建立精品实训路线7条,培育高素质农民1952人,13人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高级职业农民,7人被认定为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二是培育行业领军人才。市植保站文家富同志入选省特支计划;向市科协推荐2人申报第十四届陕西青年科技奖;推荐1人申报2022年度“保供先锋”优秀学员;推荐3人申报2022年“神农英才”计划。全市共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带头人44名。三是开展技术帮扶指导。印发千名人才创新创业及“三百四千”工程技术干部包抓方案,建立专技人才数据库84人、农村创业人才数据库310人;落实21名技术干部对21家龙头企业开展一对一帮扶指导,开展技术服务指导40余次。四是提升农技员综合素质。组织市县镇三级190余名农技员参加全国农业农村系统“网上冬训”,35人参加省级产业培训,进一步提升农技人员专技水平。组织10人参加省科技厅举办的秦巴山片区特色产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5人参加全国食用菌产业骨干科技特派员专题培训。五是加强人才服务团建设。充实食用菌(木耳)、畜牧、茶叶服务团成员83人,完善服务承诺事项57项,累计开展技术服务180余次,培训农户7820人次。30名技术干部入选食用菌、林果、中药材、畜牧养殖、茶叶、粮食、农产品加工7个市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开展技术服务指导。

二、关于加大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配送等销售环节基础设施完善方面扶持力度的建议

一是高标准完成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建设2021年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项目60个、单体库144个、建设总库容1.7万吨,中央财政资金2176万元全部兑付至经营主体,建设进度和标准受到省级验收抽查组一致好评。二是开展电商培训。聚焦菌果畜茶鱼在柞水木耳小镇、商南北茶小镇等地建设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实现农业生产过程智慧监测、远程管理。在商州、洛南、镇安和山阳县举办四期商洛市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培训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等300余人,通过对短视频拍摄技术、抖音制作技术、直播带货开店流程等进行培训,提升了商洛农产品网络销售水平,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三是组织营销推介。组织26家企业参加西安年货节、杨凌春季农交会、第十届中国绿博会、第五届杭州茶博会等国内外展销推介活动,签约意向8个金额3700多万元,现场销售85万元;优选4个品类食用菌专供中亚峰会,受到省农业农村厅通报表扬。分别在省政府综合楼、商洛北客站、省消费帮扶展厅设立商洛馆3个,全方位展示展销商洛生态特色农产品。

三、关于加强规划管理,促进三产融合发展。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编制《菌果药畜茶渔等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推进特色产业实现集群化发展。大力实施菌果药畜茶全产业链培育工程,聚力推进柞水县下梁镇等5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梯次培育以柞水农业产业园(国家级)为引领的农业产业园区,精心打造商南茶叶、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全面提升特色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二是评优定级示范带动。镇安县丰收村被评定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柞水县杏坪镇成功晋级“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商南县休闲观光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7个,发布推介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8条。三是休闲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出木耳小镇、天麻小镇、茶海公园等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典型,创建柞水县金米村、丹凤县马炉村、洛南县云蒙山村等一批旅游示范乡村,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商南休闲观光体验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成为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完美诠释“商山丹水是胜游,秦岭醉美是商洛”。

四、关于加强领导落实专班帮扶责任。

一是强化组织协调。针对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参与主体多等特点,我市加强统筹协调,将项目推进建设工作作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的重点任务,同产业链建设工作紧密结合,一体推进。督促各项目县区成立协调指导组,遴选项目建设主体,加强指导、强化监管,确保各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资金使用规范。商南县茶叶和猕猴桃产业集群项目资金支出已达100%,丹凤县良种天麻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镇安县雪樱花产业示范联合体项目如期达标。二是细化督导提升。我市把抓项目摆在工作首位,局领导亲自抓,专题安排部署,定期开展中省项目专项督查。市县联动对农业项目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绩效考评、定期调度。局领导深入重点项目单位,专门督导项目进展,协调解决具体问题,推动项目建设管理规范化,实现项目建设管理精细化。三是深化联农带农。在推进项目建设过程中,探索创新企业与广大小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实施农业产业融合项目,精心打造商南茶叶、猕猴桃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丹凤天麻精深加工园区、山阳猕猴桃产业强镇,使用土地流转、基地务工、入股分红、就业培训等措施带动周边农户8500余人实现产业增收,1.2万人就近就业增收。

五、加大宣传力度培育知名品牌。

一是二品一标认证稳步增长。新认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5个,累计认证数量达到85个,我市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授予“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称号。二是品牌建设卓有成效。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商洛市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方案》。“柞水木耳、商南茶叶、丹凤葡萄酒入选国家品牌计划,登陆央视展播。商洛香菇、商洛核桃入选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柞水木耳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柞水“牢记嘱托创品牌 谱写木耳新篇章”入选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商南三文鱼、山阳鲟鱼、镇安金鳟鱼等3种水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我市水产品实现“名特优新农产品”零突破。7个农产品跻身十四运会官方特许商品,秦岭泉茗、商洛香菇、柞水木耳、洛南核桃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进一步提升商洛优质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欢迎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多提批评建议。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以上答复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