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046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3-08-25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2号建议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闫亚军
商农复函〔2023〕15号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22号
建议的答复函
张秀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持续推进产业发展的建议》(第122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当前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的问题针对性强;提出的四点建议,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对我们今后产业发展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近年来,我市菌果药畜茶渔酒”特色产业体系初具规模,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肉鸡、冷水鱼等6个产业规模全省第一,2022年发展食用菌4.55亿袋、核桃352万亩、板栗269.47万亩、中药材250.39万亩、茶园60.1万亩,肉鸡出栏2362.65万只、冷水鱼产量2964吨。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68家,5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75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居全国地级市之首。作为全国首批 4 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之一,商洛核桃、柞水木耳、商南茶叶等具有很高知名度,特别是柞水木耳赢得习近平总书记点赞。“洛南核桃”品牌价值达30.68亿元,“秦岭泉茗”“栗乡缘”“天竺源”等茶品牌成为陕西名牌产品,丹凤“两厂三庄”葡萄酒产业集群已见雏形。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采纳您的建议,聚焦关键环节,以农民吃醋增收为目标,从图粗特色引领、明确主导产业、主攻产业短板、加速三产融合等方面着力,进一步细化实化措施,持续推进产业发展。
一是突出特色引领,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在“土特产”上做文章,在优势主导产业上求突破,实现特色产业集群式发展、全链条开发。重点围绕菌业做大做强、茶业转型升级、果蔬提质增效、畜牧全产业链发展、渔业集群增产,推进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计划全年栽培食用菌4.6亿袋(木耳1.6亿袋),改造新建茶园3万亩、茶叶产量突破1万吨,新建标准化猕猴桃基地1500亩,蔬菜产量达到60万吨以上;实现肉类产量18万吨、禽蛋产量10.5万吨、水产品产量达到7300吨,全力推进“菌果药畜茶酒渔”等产业延链强链。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主导产业。重点培育发展菌果药畜茶鱼9大农业产业链,扶龙头、建载体、搭平台、促融合,引导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着力构建以产业强镇为基础、产业园为引擎、产业集群为骨干、市县镇梯次布局、点线面协同推进的农业产业化体系,加快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培育和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三是主攻产业短板,力促“四化”提质。力促农业绿色化,支持商南县创建全国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确保2个县通过省级布病无疫区评估验收,创建市级无疫镇16个;力促农业景区化,大力发展休闲、康养、创意农业,推进农、文、旅有机融合,建设一批“小而精、特而美”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基地和稻田观光景区;力促农业产业化,分级成立食用菌、木耳、茶叶产业发展协会,搭建产销平台,拓展营销市场,提升产业组织化、集约化、市场化水平。计划创建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力促农业品牌化,大力实施“品牌”点亮工程,抓好“二品一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申报认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10个以上。
四加速三产融合,提升增值空间。畅通商贸物流,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镇村商业设施,扩大电子商务和物流快递的农村覆盖率。加强农特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从产地、集散地到销售地的流通营销网络,让商洛特色农产品销全国、卖世界。突出“一产往后延,二产两头连,三产走高端”,实施精深加工,创建农产品加工园区,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产品做精做强。以柞水金米村4A级景区、商南茶海公园等为重点,实施“乡村全域成景”建设,大力发展康养农业、休闲农业、创意农业。促进特色产业与康养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秦楚文化有机融合,使农村变景区、农产品变成商品、老房子变民宿,实现产业融合发展。
再次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