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294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7-30
名  称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7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建议的答复函

刘德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农村撂荒地治理的建议》(第13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中省部署要求,把开展撂荒地清零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耕的重要抓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督导检查、坚持统筹推进,促进撂荒地整治有力有序整改,切实保障了耕地安全。

一、关于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将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改善耕地耕作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耕地撂荒的重要抓手,紧紧抢抓国家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历史机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先后投资8040万元组织实施了丹凤县丹北灌区中央水利发展资金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洛南县洛惠渠灌区2021-2022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商南县永富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完成渠系建筑物改造128座,渠(沟)道工程改造24.74km,恢复灌溉面积5.34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36万公斤,有力的保障了粮食安全。

二、关于发展特色产业,减少土地撂荒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一是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宜粮则粮、宜药则药、宜牧则牧”和“适度经营”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产业发展规划,2023年及时发放千亿级设施种植业、畜牧业等中省项目资金1.16亿元,用于支持食用菌、茶叶、中药材、蚕桑、畜牧等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开发,促进了产业发展,2023年,全市栽培食用菌5.15亿袋,发展茶叶61.8万亩、核桃352万亩、中药材230万亩、蔬菜33.1万亩、能繁母猪6.8万头,全市肉、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18万吨、10.5万吨、7700吨,食用菌、香菇、木耳等6大特色农产品产量居全省第一,既推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又保护了耕地,实现了双赢。二是强化政策支持,保障粮食安全。将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作为破解耕地撂荒的重要抓手,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农机具购置、实际种粮农户一次性补贴等中省支农惠民资金7.5亿元,极大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2023年商州区出台了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治理、撂荒地整改补贴方案,对撂荒地复种粮食作物的每亩补贴140元。丹凤县设立200万元撂荒耕地复种奖励资金,对表现突出的镇办予以每亩1000元的补助奖励。柞水县整合项目资金,统一采购油菜、小麦种子用于撂荒地复耕复种,促进了耕地保护。三是强化宣传推介,促进产品销售。将点亮品牌作为促进产品销售的重要抓手,2023年,先后精选核桃、茶叶、木耳、香菇等山地特色农产品到北京、南京、杭州、福州、运城、沈阳等30余个城市开展产品展销76场次,参加企业829家(次),现场销售额达到2266.03万元。举办商洛特色农产品推介活动28场次,签订协议313份,涉及金额87.3亿元,展示了商洛山珍的独特魅力,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商洛猕猴桃出口西亚国家,成为“一带一路”上靓丽的绿色佳品。陕西永田香菇、丹凤夏雨双孢菇制品走进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菌品出口9638万元。产品销售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减少了耕地撂荒。

三、关于加大宣传力度,减少弃耕撂荒的问题

我市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将宣传教育作为解决耕地“非粮化”的重要抓手,一是开展法律法规宣传。组织职工干部利用春播、秋播时节,深入一线开展《农村土地承包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提高干部群众知法懂法遵法守法能力。在重点镇村、街道、村委员悬挂、张贴耕地保护宣传横幅、标语,营造撂荒地整治浓厚氛围,使“爱护耕地、人人有责”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开展扶持政策宣传。充分运用自媒体、广播、电视等传手段,广泛开展撂荒地整治和粮食生产扶持办法政策宣传,营造全社会保护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三是开展耕地用途宣传。组织群众认真学习《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制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知晓“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引导群众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种植粮食目标作物”的政策要求,切实做到知法懂法用法,避免因盲目种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您的建议,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多措并举,有序推进撂荒地清零整治,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耕地撂荒问题和粮食生产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