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314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7-30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34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23号提案的答复函

南榜柱委员:

您好,你提出的《关于将商洛打造成全国知名食用菌产业新高地的建议提案》(第12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要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推动小木耳大产业的发展”的建议

市上出台食用菌产业支持政策性文件23个,制定印发《商洛市支持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财税政策措施》《商洛市木耳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和《支持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申报指南》,落实补贴资金2亿多元;市级每年设立专项资金1000万元,市设立市级专项资金1000万元,对木耳品种选育、技术规程制定、试验示范研究、技术培训、精深加工等9大类方面重点支持;与省厅联合出台《协同支持柞水县建设木耳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统筹谋划重点项目18个,投资20.26亿元。2023年共争取中省投资1.58亿元,招商引资40.43亿元,吸引民间投资10.7亿元,县区财政投入4603.2万元。

二、关于“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食用菌产业的竞争力”的建议

依托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和柞水李玉院士工作站等相关科研机构,以商州、山阳、柞水为重点,加大对菌种研发和引进力度,2022后全市食用菌品种认证申请数量19个,品种认定授权数量6个。研发培育的2个香菇菌种尚在试验示范种植阶段,计划2025年进行品种审定推广。成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以供食用菌菌种引进、选育以及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已选育出海鲜菇品种2个、黑木耳品种2个,以及高产、优质、抗病等特性的木耳新品种秦绿1号等。引进精深加工项目29个38.49亿元,支持企业开展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并重,开发食用菌系列加工产品43类146种。

三、关于“要加强产业集群建设,形成规模效应”的建议

目前,我市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已初见规模,商州、洛南、山阳、柞水4个县被确定为国家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覆盖县。2023年,我市食用菌代料栽培5.15亿袋,鲜品产量47.95万吨,综合产值91.8亿元,食用菌总产量、产值、香菇、木耳、平菇单品产量产值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累计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623个25538亩;累计建设食用菌大棚39922个16806亩。全市共建设食用菌现代产业园区24个,农旅融合景区9个,观光产业园7个,食用菌主题公园1个,田园综合体6处,建成牧护关平菇小镇等特色小镇4个。全市培育食用菌省市级龙头企业20家,链主企业26家,发展“成长型”龙头企业27家,建设初、精深加工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57个,家庭农场172个,产业大户4518户。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产业集群项目建设,加快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

四、关于“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建议

近年来,通过不同方式加大食用菌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先后与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特派团、省食用菌产业体系、吉林农大等建立长期技术合作与本土人才培养关系,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年开展不同类型培训30多期,培训食用菌技术骨干2000多人次,高素质农民1200人次。市级成立食用菌技术服务指导组7个,健全联县包抓指导机制,全年开展技术培训指导64场次,培训技术骨干和产业大户750人次。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加大对食用菌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为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新动力。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欢迎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多提批评意见和建议。以上答复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