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323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7-30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43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5号提案的答复函

王宁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用好地理标志招牌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第25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立足职责职能,持续放大“小木耳、大产业”带动效应,做足“菌果药畜茶鱼酒”文章,积极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全市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2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证明商标产品14件,地理标志授权企业累计达到55家。

一、关于完善质量管理机制的建议

一是健全标准体系。相继发布地理标志产品省级地方标准6个,市级地方标准18项,制(修)订的地理标志标准和生产技术规程20多项,标准化普及率60%以上,为保障地理标志产品质量提供了技术支撑;山阳、柞水成功创建地理标志“商洛香菇”“柞水木耳”2个省级食用菌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基地,进一步扩大示范效应;二是强化产品质量。将地理标志产品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重点范围,年定量检测样品1048批次,确保产品抽检合格率常年稳定在99.8%以上;三是完善仓储冷链建设。全市共建设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项目119个、建设单体库288个、新增库容2.72万吨。通过冷链设施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商洛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贮存能力,全市农产品贮藏期平均延长1个月以上,香菇、猕猴桃、西红柿等鲜活农产品货架期延长7-30天左右,年减损增收5440万元;四是加强溯源管理。开发商洛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电子合格证手机APP,以追溯“二维码”和电子合格证为载体,将全市农产品地理标志授权企业全部纳入国、省追溯平台,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确保产品质量源头可控。

二、关于加大品牌扶持力度的建议

一是实施商标战略。“商洛核桃”“柞水木耳”在欧盟、俄罗斯成功注册商标,“商洛香菇”完成图形商标注册,“盘龙七”等3个商标荣获“陕西好商标”称号,“丹凤葡萄酒”入选首批“千企百城”商标价值提升行动指导名单,全市商标注册量同比增长10.72%;二是提升品牌价值。“商洛香菇”“商洛核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柞水木耳”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洛南核桃”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商洛香菇”“柞水木耳”“洛南核桃”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南茶”等8个地标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续参与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价 值评价,“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68、53.23和18.51亿元;三是规范标志使用。制定“商洛香菇”等12个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使用管理办法,建立企业标识申领,内部使用和标志使用档案55套。召开地理标志专用标志规范使用推进会,新增用标单位18家;四是强化电商技能人才培养。在商州、洛南和镇安县、山阳县举办4期商洛市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培训农业经营主体、返乡创业青年等300余人,通过对短视频拍摄技术、抖音制作技术、直播带货开店流程等进行培训,累计发展电商150余家,提升了商洛农产品网络销售水平,拓宽地标产品销售市场;五是推进产销对接。实施地标运用促进工程,全年组织参加农交会、丝博会等大型展会11次,不断提升了我市地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编撰出版《商洛市优质农产品生产消费指南》,将全市所有地标产品编入其中,重点介绍环境优势、品质特征、产业发展及市场销售信息,为产销对接搭建“桥梁”,为市民消费提供“菜单”。推荐14个授权企业登录“陕西农业品牌展示网”和“陕西原产地产品官方旗舰店”,组织30多个产品入驻832平台,在省内外设立专卖直销店60余家。

三、关于推进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把发展地标产业作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的重要内容,先后印发《商洛市“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商洛市茶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柞水木耳“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性文件10余份,统筹布局地标产业生产端、销售端、加工端、研发端等全链条发展。制定《商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办法》《商洛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办法》《柞水木耳产业发展考核点评办法》等,明确各部门在地标产业发展工作中的职责任务;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在柞水设立李玉院士专家工作站,深化柞水木耳技术创新和加工产品研发。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省园艺站、商洛学院等科研院所,组建科技示范基地和技术研发平台15个。先后实施科技部重大研发项目2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11项,市级农业推广项目20余项,破解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贮藏保鲜等环节的技术壁垒;三是加快农旅融合。先后打造柞水西川“木耳小镇”、商南富水“茶海公园”、丹凤棣花“核桃主题公园”等多个地标产业特色小镇,连年举办“柞水木耳文化节”、“商南茶叶开采节”、“洛南豆腐节”等活动,吸引人们前往观光、体验、游玩、购物。

四、关于规范管理打击非法的建议

一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汉中、安康等地建立秦岭生态区知识产权执法协作机制,商南县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与河南淅川县、湖北郧阳区签订“陕豫鄂”知识产权保护协作协议。连续三年组织知识产权“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首单地理标志被侵权损失保险在商州落地;二是加大宣传动员力度。持续开展“4.26知识产权宣传周”、“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日”及“科技之春三下乡”等活动,着力营造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氛围。开展《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大宣贯活动,先后在各县区举办农安法培训班7次,开展送法进基地、进社区15次;三是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每年度组织开展一次地理标志农产品标志专项检查,累计出动检查人员42人次,检查经营门店2000多个(次),检查生产基地120个(次),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地标产品,责令生产单位立即下架,取消标识授权资格,并依法立案查处。在专项行动中,重点关注本地区品牌价值大、社会关注度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品,同步开展标志使用情况调研,全面了解当前地理标志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难点,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四是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相继组织开展市场监管领域十大执法行动、元旦春节期间知识产权保护行动、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行动、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专项行动、春茶地理标志专项整治等保护行动,今年以来,共查处地理标志商标侵权案件19件,有力维护了地理标志品牌公信力。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