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32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7-30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45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54号提案的答复函
刘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提升商洛市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建议》(第154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整体谋划的建议
我局从战略高度出发,精心布局、系统规划品牌发展路径。一是系统规划品牌发展战略。我局制定《商洛市2023年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方案》以市委、市政府两办名义印发,根据产业类型不同,按照“五统一”要求,成立由市领导挂帅、多部门参与的区域品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共建的品牌建设格局。二是强化品牌管理机制。我局不断建立和完善农特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制度、产品标准、评价体系、溯源体系以及退出机制,先后制定商洛香菇、秦岭泉茗、柞水木耳、秦岭冷泉鱼等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标准和管理办法,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以“商洛山珍”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为核心,凝聚合力,促进品牌协同发展。
二、关于找准特色产品,建立品牌战略体系的建议
我局明确特色产品品牌发展定位,建立品牌战略体系,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注重品牌整合的两端服务。一是强化前端的品牌体系构建。我局明确以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生猪、肉鸡蛋鸡、茶叶、猕猴桃、冷水鱼九大特色产业为主,并着手建立覆盖九大产业的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体系,发布团体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8项、市级地方标准26项,推动标准体系初步成型,实现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全覆盖。二是做足后端品牌价值体系。“商洛核桃”“商洛香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柞水木耳”“镇安板栗”获首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柞水木耳”“商洛香菇”“秦岭泉茗”“洛南核桃”获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认定,认定“商南泉茗”“丹凤葡萄酒”等17个市级农业品牌均以商洛特色的原产地命名,“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68、53.23和18.51亿元。
三、关于强化品牌运营,让品牌价值落地生花的建议
我局实施多维度、全方位的品牌发展策略,深挖品牌特色,讲好品牌故事,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一是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我们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传统与新媒体结合、政府与个体联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在地铁车厢、高速路桥等线下广告投放,抖音、微信线上宣传,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现场推介、直播带货等方式,2023年先后举办商洛年货西安展销会、第二届直播购物节等活动80场次宣传推介活动,销售农产品16.37亿元。二是精准定位品牌受众。我局找准商洛农产品优质、绿色、生态的市场定位,以北京、南京、西安、福州等消费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为主,重点对核桃、茶叶、木耳、香菇等山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在南京、北京、石家庄设立商洛农特产品专营门店,有效触及目标消费者。三是探索文旅融合之道。我局围绕“22℃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充分发挥商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将康养产业与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建设茶旅融合园、葡萄酒庄园、采摘休闲园区等融合示范园,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深入了解商洛特色产品。结合商於古道、茶马古道、仓颉造字、商山四皓等传统文化讲好品牌故事,丰富产品内涵。通过新媒体平台,结合文旅宣传,发布“商南三文鱼”在抖音出圈,将商洛特色产品推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四是加强品牌监管。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监管名录并动态更新,全市共纳入监管员101名,协管员1317名。全面提升网格化监管人员质量监管、速测速检、业务技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办案,严厉打击仿冒、盗用农产品商标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