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326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7-30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73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46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73号提案的答复函
朱兰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7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做好“三个统筹”,确保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高质高效有序推进建议
我局充分认识到品牌建设对于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出发,精心布局、系统规划品牌发展路径。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将品牌发展纳入《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商洛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商洛市“十四五”乡村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划中,为品牌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行动蓝图。二是强化组织保障。成立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乡村振兴局、市供销社等单位为成员的市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形成了政府、市场、协会、企业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多部门合作、多渠道共建的品牌建设格局。三是严格责任落实。将品牌建设情况纳入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军令状等考核内容,建立起责任考核机制,压实了各级部门责任,奖优罚劣,确保品牌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关于建立“三个体系”,推动区域公用品牌对标有序发展建议
我局着力构建涵盖标准、认证、市场主体培育等关键环节的支撑体系,为品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一是构建标准体系。我局先后修订农业生产技术规程6项,编制特色产业生产技术规范13项,发布团体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8项、市级地方标准26项,先后制定商洛香菇、秦岭泉茗、柞水木耳、秦岭冷泉鱼等区域公用品牌使用标准和管理办法。二是推进认证体系建设。深入挖掘独特自然资源禀赋、深厚人文历史底蕴和特色农产品品质优势,2023年获农业农村部质量安全中心“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命名,商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累计认证数量达到87个,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全市认证绿色食品51个、有机农产品1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市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双认证”全覆盖,构建了产品、检测认证体系。三是完善市场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65个、现代农业园区179个、农民合作示范社221个、示范家庭农场152个。柞水县、镇安县、商南县农业产业园分别跻身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序列,华茂牧业肉鸡全产业链入选全省典型,镇安县秦绿苑家庭农场典型做法获农业农村部推介,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示范引领主体。
三、关于抓好“三个提升”,努力提高区域公用品牌含金量建议
我局着重从提升金融支持、优化产品品质、延长产业链条三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品牌内核,以增强品牌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构建“行长+链长”农业重点产业链金融服务机制,确定牵头银行机构18家,为9条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推介自主建设项目企业45家,征集融资需求信息51项,需求资金9.16亿元。二是提升产品品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大力实施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加工增值、品牌创建、三产融合五大工程,发展供港蔬菜基地2.22万亩,柞水县荣获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优选出口基地(木耳)”,丹凤县华茂牧业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单位。成功创建12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三是延长产业链条。围绕菌果药畜茶鱼确定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生猪、家禽、茶叶、猕猴桃、冷水鱼9个特色首位产业,全力实施全产业链培育,进行产业链的深度开发和系列产品打造,开发食用菌即食、烘干、调味、提取活性成分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冷鲜肉、火腿肠、低温熟食等一系列肉类深加工产品,商州区食用菌产业、丹凤县葡萄产业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四、关于注重“三对关系”,确保区域公用品牌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议。
我局积极构建了监管、追溯、保护等全方位品牌保护机制,确保品牌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的道路。一是完善监管体系。按照“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网格化监管名录并动态更新,全市共纳入监管员101名,协管员1317名。全面提升网格化监管人员质量监管、速测速检、业务技能,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强化追溯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推广“证码合一”,全市264家企业开展了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申领发放合格证14万份、电子合格证140万份,实现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三是加强品牌保护。支持农产品市场主体加快商标注册、专利申请、产品认证等,增强主体品牌保护意识和能力。深化“检打联动”和证后监管,每年对“二品一标”获证基地、企业进行重点检查,对年检不合格的基地,按照规定程序报请取消相关认证资格,加强与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协作配合,开展联合执法联合办案,严厉打击市场仿冒、盗用农产品商标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五、关于强化“三维宣传”,大力提升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建议。
我局不断创新宣传方式,精准定位市场受众,通过多元化、立体化的宣传手段,显著提升了商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一是科学规划宣传。我局每年对营销行动和品牌建设进行专题研究,在春节、五一等消费旺季期间,开展年货节、旅游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展销推介活动,每次参展、举办营销活动前均制定了活动、工作方案,精心筛选参展展品,力求所展产品展现商洛特色和风味,反映商洛文化和地域印记,确保活动效果。二是精准定位受众。我局找准商洛农产品优质、绿色、生态的市场定位,以北京、南京、西安、杭州等消费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为主,重点对核桃、茶叶、木耳、香菇等山地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在南京、北京、石家庄设立商洛农特产品专营门店,有效触及目标消费者。三是丰富宣传手段。我局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传统与新媒体结合、政府与个体联动等多种方式进行品牌宣传,在地铁车厢、高速路等线下广告投放,抖音、微信线上宣传,通过政府牵头、企业参与现场推介、直播带货等方式,2023年先后举办商洛年货西安展销会、第二届直播购物节等活动80场次宣传推介活动,销售农产品16.37亿元。今年7月9日,在南京市宁句城际列车上开通“商洛品牌专列”,分别在4节车厢内展示宣传“秦岭商洛山景”“秦岭商洛山珍”“秦岭商洛山居”“秦岭商洛赛事”,立体宣传我市农特产品,文旅康养、体育赛事等发展成效,并在车厢拉手加贴二维码,方便乘客扫码选购商洛名特优新产品。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