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330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8-23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66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50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66号提案的答复函
叶华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高效农业的建议》(第166号)收悉,现就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立足生态优势,做好规划引领
一是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印《商洛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景区化”建设,引领特色农业全链条升级、集群化高效发展。二是对照《规划》要求,充分发掘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持续完善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体系,推动特色农业向优势区聚集,形成“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三是宣传推广柞水木耳、商南茶叶、丹凤肉鸡、洛南核桃等模式,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广泛借鉴外地经验,探索出适合优势产业发展的高效模式。
二、加大政策扶持,撬动社会资本
一是坚持政策支持,强化发展高效农业“保障链”。完善农业产业支持政策,印发《商洛市生猪稳产保供十条措施》《商洛市完善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行长+链长”机制三年行动》,落实食用菌、粮食等产业支持政策。二是申报中省食用菌产业项目9个、优质粮食工程项目7个、省级粮食专项项目12个,实施省级核桃产业科技项目4个,总投资5.3亿元的秦岭粮食仓储及绿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主体工程已完成,依托国家数字渔业创新中心平台建设的全省首个4.0版鱼菜共生智慧养鱼项目即将建成运营。三是优化招商工作机制,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主体作用,紧紧围绕菌果药畜茶渔酒等农业特色产业,全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吸引社会、金融资本投资。成功招引卫岗乳业绿色生态循环奶牛示范园、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丰阳雨露食用菌产业园等项目。
三、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坚持“扶持企业就是扶持产业链”思维,开展遍访企业活动,对接省农研院、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解决项目申报、融资、技术升级等难题。二是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发生产新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食用菌初精深加工企业38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22家,核桃加工企业13家,板栗加工企业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62家。三是对接中林(陕西)国家储备林有限公司赴商州、洛南等四县区实地考察食用菌全产业链合作事项,商南县在香港大湾区举办“商洛山珍走进香港品鉴推介”活动,现场签订3个合作框架协议。
四、打通循环“梗阻”,实现绿色发展
一是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牛羊布病无疫市创建工作,对促进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累计发布49项省、市级技术标准(制度体系),创建市生态种养标准化示范场(园)54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二是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行动,全面启动“商洛山珍”集体商标注册。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68亿元、53.23亿元和18.51亿元。三是累计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87个、无公害农产品319个、绿色食品53个、有机农产品14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2个。
五、狠抓人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
一是推荐评选全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20人,全省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21人。二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商洛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措施》,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职称评审、考核聘任和选拔晋升的制度链条,扎实推进农业技术人才认定。三是把引进人才作为改善人才结构的有效手段,连续9年引进硕士研究生80余名,进一步优化了农业农村系统的人才年龄、学历和技术结构。四是制定出台扶持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搭建实用人才发展扶持平台。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育计划,促进人才活力竟相迸发,把成果体现在群众增收的钱袋上。
感谢您对农业工作、特别是对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您提出的建议,客观实在,可操作性强,我们积极予以采纳。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在深挖潜能、打响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上精准发力,在做足做活“高效农业”文章上持续用力,进一步推动全市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