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332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8-23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52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进商洛市委会:
你单位提出的《关于加快特色农业发展的建议》(第226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对当前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了针对性问题强,提出的四点建议,既有前瞻性,又有操作性,对农业特色产业强市建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围绕“菌果药畜茶渔”等特色产业,编制产业发展规划,聚焦科研、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精准发力、实现突破、提质增效,着力构建一体化全产业链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叫响“秦岭好礼·商洛山珍”品牌。
一是扩规模,提产量。2023年发展食用菌5.15亿袋,新建改造茶园5.1万亩,生产茶叶1.18万吨。新建猕猴桃1500亩,蔬菜种植面积40.3万亩。发展供港蔬菜基地2700亩,商洛蔬菜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全年肉、蛋产量分别达17.5万吨和10.5万吨,水产品产量7300吨,同比全面增长。商州区食用菌、丹凤县葡萄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二是精加工,全链条。培育食用菌初精深加工企业38家,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22家,核桃加工企业13家,板栗加工企业2家,中药材加工企业62家。丹凤华茂肉鸡生产基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研发出木耳啤酒、菌草茶等22类98种产品,在全国木耳行业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华茂牧业开发了以养生滋补、休闲食品为主的30多种产品,实现了从“白条鸡”上市转向熟食品加工增值。
三是强主体,推技术。累计认定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5家,建设中省产业强镇8个,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6家。新增国家级、省级示范合作社6家和11家,认定市级示范合作社2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9家,建设县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服务中心1个。认定市级田间学校30个,培育高素质农民2575人,新增高级职业农民20人。
四是提标准,促品牌。累计发布14项省、市级地方标准,丹凤县华茂牧业入选全国第一批农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示范项目创建单位,成功创建12个省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体系日趋完善。首家“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样板市”授牌,新认证绿色食品9个、有机农产品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0个、特质农品2个。目前,全市85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居全国地级市榜首,品牌溢价增收效应持续攀升,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68、30.42和18.51亿元。
下一步,我局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四化”提质,全面加快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协同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放大“小木耳,大产业”效应,以“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加工增值、品牌创建、三产融合五大工程,扎实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全力推进农业“四化”提质。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推进省、市龙头企业、百强示范合作社创建。实施“乡村全域成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
三是全力建设和美乡村。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干净商洛”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村庄打造等,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干净整洁乡村环境。
四是全力实施科技赋能工程。加强与海南协作,开展育种异地田间种植鉴定,开展与省农机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加快小型机械化技术研究,解决商洛丘陵山地和小块地的机械化生产需求,实施投入品动态监管预警与信息服务整市推进项目,提高智慧农业监管水平。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