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61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333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8-23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61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53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261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建商洛市委会,柯俊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动我市农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61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农特产业发展升级的建议。近年来,我市从战略高度出发,系统谋划,明确了农业产业发展系列规划和支持政策。先后编印《关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商洛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商洛市培育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意见》等,制订印发9条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方案,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绿色化、品牌化、景区化”建设,引领特色农业全链条升级、集群化高效发展。印发了全市《食用菌、木耳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生猪稳产保供十条措施》《完善农业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行长+链长”机制三年行动》,县区出台《柞水县木耳产业管理办法》《洛南县促进土特产增值溢价十条措施》《支持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十六条措施》,落实食用菌、粮食等产业支持政策,完善农业产业扶持政策。

二、关于加强融合,提升农特产业发展实力的建议。一是按照一个产业链“一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科室、一个工作方案、一个技术团队、一套支持政策、一个工作专班”模式,全链培育特色产业。栽培食用菌5.15亿袋,其中,木耳1.75亿袋,连续2年食用菌出口位居全省第一。新建改造茶园5.1万亩,新建猕猴桃基地1500亩,发展供港蔬菜基地2700亩。全年肉、蛋产量分别达17.5万吨、10.5万吨,水产品7300吨,同比全面增长。商州区食用菌、丹凤县葡萄入选第二批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二是强化品牌体系构建,建立覆盖食用菌、核桃、板栗、中药材、生猪、家禽、茶叶、猕猴桃、冷水鱼九大特色产业的产品质量追溯和监管体系,发布团体标准2项、省级地方标准8项,推动标准体系初步成型。“商洛核桃”“商洛香菇”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柞水木耳”“镇安板栗”获首批陕西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认定,“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68、53.23和18.51亿元。

三、关于加大扶持力度,强化农村产业发展能力的建议。全市以“七个扎实推动”为统领,扎实实施“两转两改三促进”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全年争取用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资金4.22亿元。建设乡镇通三级公路19.5公里,30户以上自然村(组)通硬化187.08公里,创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全市行政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4G网络全覆盖,所有中小学实现100%宽带接入。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5%以上,全省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强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二是人居环境整治持续推进,编制《商洛市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启动改厕整村推进示范村504个,竣工农村户厕7.64万座、公厕914座,洛南县古城镇、商南县试马镇被省住建厅确定为2023年省级镇域生活垃圾治理试点镇。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300套,铺设管网288.73公里,全年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的行政村118个。

四、关于注重人才振兴,增强农村产业发展潜力的建议。近年来,我市积极制定出台扶持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搭建实用人才发展扶持平台。一是联合市委组织部出台《商洛市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具体措施》,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职称评审、考核聘任和选拔晋升的制度链条,扎实推进农业技术人才认定。培育高素质农民2575人,推荐评选全市“十佳”农村实用人才20人,全省高素质农民领军人才21人。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举办乡村CEO专题培训班3期、400名,得到省乡村振兴局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二是科技人才助力赋能,组织5支科技特派团12个产业组开展技术指导608次。选派科技特派员494人、“三区”人才152人。开展职业农民科技产业技术培训和现场示范等活动715场次,服务企业635家,辐射带动农民群众20万人次。

下一步,我局将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农业“四化”提质,全面加快特色农业强市建设步伐,协同推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是全力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做好“土特产”文章,放大“小木耳,大产业”效应,以“链长制”为抓手,大力实施良种选育、标准化生产、加工增值、品牌创建、三产融合五大工程,扎实推进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全力推进农业“四化”提质。强化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加快推进省、市龙头企业、百强示范合作社创建。实施“乡村全域成景”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创建。

三是全力建设和美乡村。推广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结合“干净商洛”创建,爱国卫生运动、健康村庄打造等,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协调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干净整洁乡村环境。

四是全力实施科技赋能工程。加强与海南协作,开展育种异地田间种植鉴定,开展与省农机学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作,加快小型机械化技术研究,解决商洛丘陵山地和小块地的机械化生产需求,实施投入品动态监管预警与信息服务整市推进项目,提高智慧农业监管水平。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