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337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7-30
名  称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57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函

王少凡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我市食用菌人才培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在政协商洛市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市食用菌人才培养的提案》收悉,现就提案答复如下:

一、开展情况

根据省农业农村厅高素质农民培育等乡村人才工作总体安排,2014年以来,我市连续被省上确定为中、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项目整市推进示范市。九年来,依托中、省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加大对食用菌人才培养力度。截止目前,我市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19279人,认定17707人,其中认定高级职业农民170人、中级1848人、初级15689人。参加食用菌专业培育的学员约占参训学员总数的1/3以上,已成为我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雁”。

近年来,我市先后荣获全省首届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团体二等奖、全省农民教育培训教师技能比武团体一等奖。长期扎根山区发展木耳产业的镇安县高级职业农民余之超等三人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参加食用菌专业学习的商州祁延朋等10名高素质农民被评为“商洛市劳动模范”、柞水县食用菌专业高级职业农民、金米村党支部书记李正森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个人”。2018年、2023年,我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被省厅考评为优秀单位。

二、主要做法

(一)推进“精品方式”。近年来,商洛积极探索,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高素质农民培育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推进“精品培育方式”,暨“集中授课+腾讯会议+微信直播+线上培训+破冰训练+精彩三分钟+风采展示+帮扶指导”等“传统+现代化”8种教学方式,同时培训中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云上智能APP”、“老刀学霸APP”在线学习平台,为每名学员开通了40多学时线上培训课程,全面推进线上线下相融合培训。

(二)选用“精品教材”。市、县农民科技教育信息中心等培训机构为参加市级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培训的学员发放了中央农广校等优质教材,包含《食用菌生产经营》及《乡村振兴政策与实践》、《现代农业创业》、《农业创业带头人手册》、《高素质农民手册》、《农民健康生活》、《农民素养与现代生活》、《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经济法与经济纠纷处理》、《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村合作社建设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每个学员选配教材在12本以上,被省培训中心领导誉为省内给农民选用的“最优”教材。

(三)打造“精品课程”。全市建立以专兼职教师为主,以土专家、职业农民为辅的师资库,入库老师达282人,培训师资选用率达96%,基本稳定了教师队伍。我们提出“五个十”师资,即从西农、省厅、周边发达市(西安、南京、西峡)、本市、土专家五个类别各选择十名优秀食用菌教师,建立了“西农+省厅+外市+市内+县区土专家”培训教师体系,充实师资队伍。其中,陕西省食用菌首席专家李明雷教授、省园艺站王周平研究员、省科学院微生物所李俊志研究员、河南西峡食用菌专家王文成柞水农业农村局王立录等老师的食用菌课程成为“精品课程”,通过名师授课,提高商洛高素质农民食用菌产业培训质量。

(四)建成“精品路线”。建设省级农民田间学校2个,市级农民田间学校30个,县级农民田间学校39个。经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以商州大荆润科绣球菌、沙河子木耳产业园、麻街瑞海木耳基地、杨斜千牛、盛泽食用菌(香菇)基地为主;洛南岭南香菇基地、丹凤棣花一期、二期双孢菇产业园、山阳和丰阳光木耳、镇安秦绿食用菌(木耳)基地、柞水金米村木耳产业园、木耳小镇、中博菌业等28个食用菌基地为主的市内7条“精品实训路线”,实现了高素质农民不出市、可实训。近年来,先后探索河南西峡、西安、咸阳、杨凌等省内外食用菌精品实训路线,使食用菌实训路线达到10条以上。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以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抓手,紧扣“培训、认定、指导、帮扶”四个关键环节,以“全面、系统、综合”为培训原则,完善系统化培育路径和方法。着力夯实培育基础,创新培训方法;着力争取支持政策,激发培育活力;着力整合资源,强化远程教学;着力加大认定力度,扩大职业农民队伍。县级深入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以确保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重点,做好食用菌等全产业链培训,年培育 1500 名以上嵌入食用菌产业链发展的技能人才,开展食用菌等经营理念更新、生产管理规范、产业视野拓展等多层次知识技能提升,为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培养“领头雁”,夯实乡村人才振兴的基础。

(二)创新培育方式。进一步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完善食用菌人才培养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包抓指导、绩效考核等制度;认真落实全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要求,加强培育对象、课程设置、教师聘任、理论授课、实践操作、帮扶指导等各个环节管理,强化日常督查考核,推进项目规范实施,切实提高食用菌等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质量。完善培育课程设置,创新高素质农民培育和农民教育培训课堂形式,大力开展从业技能、职业素质、创业知识等全方位培育。突出实践操作、帮扶指导和考核认定等重点环节,健全培育档案;结合实际和农民需求,及时完善课程设置,不断探索创新培育方式。

(三)强化宣传工作。总结交流各县区食用菌人才培养典型经验、创新做法和工作成效,深度挖掘食用菌人才培养工作先进案例,推介一批经验模式、模范事迹,汇编成册,扩大宣传效果。要鼓励优秀食用菌人才担任村干部,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任职;允许符合条件的优秀食用菌人才招录为国家基层干部;支持食用菌人才当选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参政议政。要在中央、省、市等官方媒体上加强对商洛食用菌人才工作的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图像、报纸上有文字、广播里有声音,全方位展示宣传商洛食用菌人才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食用菌等乡村人才振兴的良好氛围。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促进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