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nyncj/2024-00339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7-30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08号提案协办情况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67号
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108号提案协办情况的答复函
市发改委:
民进商洛市委会在第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108号《关于当好秦岭生态卫士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建议。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省有关工作部署,将药肥减量增效、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面源污染工作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措施。截至目前,全市药肥用量同比降低0.59%和2%;规模养殖场粪污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畜禽粪污资源利用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提高到91.25%和85.47%;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
(一)强化部门协作,精心安排部署。联合市级有关部门印发《商洛市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商洛市“十四五”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方案》《商洛市“十四五”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商洛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2025年)实施方案》《商洛市农业领域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7年)》等,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膜回收利用、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夯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积极组织开展源头减量、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
(二)强化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先后支持镇安、柞水、洛南、山阳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指导规模养殖场户改造提升粪污处理设施,建立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设备和有机肥加工厂,推广“畜-沼-果菜粮茶”种养结合、“沼液-水肥一体化”,通过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利用,实现畜禽粪污就地就近消纳和资源利用。支持镇安县实施地膜科学使用回收,依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废旧农膜回收加工再利用,年可回收处理废旧农膜2250余吨,生产再生塑料颗粒1800吨,有效降低农田“白色污染”。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田面源污染综合防治试验示范,因地制宜推广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耕地土壤污染防治安全利用措施和综合治理模式,带动全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三)强化技术推广,推进资源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节肥节药技术和病虫害绿色高效防控产品,指导农户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推进农膜科学使用,将农膜生产销售纳入农资打假,全链条监管,严厉打击0.01毫米以下非标农膜入市下田。聚焦玉米、马铃薯、烤烟等重点作物,示范地膜减量、一膜多用、行间覆盖等技术,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和高强度加厚地膜,实现源头减量控害。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的原则,持续推广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技术,有序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将《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纳入常态化学习内容,激励干部职工始终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通过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新媒体等渠道,结合春播、夏收重要农时和“4.20、“5·22”“6.5”等重要节点,深入田间地头普及法律法规和科学种养技术,激发群众自觉参、主动作为,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
二、关于“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建设中国康养之都”的建议。
一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把推进农业产业优势集群化链条化发展作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建设特色农业强市的重要内容,围绕“菌果药畜茶酒”等,先后印发商洛市食用菌、茶产业、畜禽、肉蛋鸡等全产业链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性文件10余份,有序推进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集群化发展,柞水、丹凤县和商州区入选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丹凤华茂肉鸡生产基地入选国家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我市食用菌、核桃、板栗、肉鸡、冷水鱼、中药材等绿色农产品规模全省第一。二是培育农产品品牌。累计认定绿色食品53个、有机农产品15个、农产品地理标记登记保护产品1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数量达到91个,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三是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始终把创品牌、强品牌、树品牌牢牢抓在手上,实施“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行动,商洛香菇”“商洛核桃”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目录,“柞水木耳” 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洛南核桃”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商洛香菇”“柞水木耳”“洛南核桃”被认定为陕西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商南茶” 等8个地标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连续参与国家地理标志品牌价值评价,“洛南核桃”“柞水木耳”“商洛香菇” 品牌价值分别突破30. 68、53.23和18.51亿元。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吸收委员所提建议,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力度,以“小木耳,大产业”撬动“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纵向延链条、横向建集群、多向促融,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