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1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nyncj/2024-00347 发布机构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 发布日期 2024-07-30
名  称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1号建议的答复函

类别:A

签发人:王 璟

商农复函〔2024〕75号

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301号建议的答复函

汪前东代表:

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切实加大产业投资和文化投入全面促进偏远山区农村集镇乡村振兴工作稳步高效推进的建议》(301号)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资金投入使用方面。过渡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用于支持监测对象和脱贫户增收,推动帮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弥补农村供水等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和急需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2021年,仅中省两级每年投入我市用于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衔接资金达15.5亿元,近三年来,每年更是高达16亿元以上,效果十分显著。为确保资金使用和项目设置更加符合基层实际,中省市财政衔接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衔接资金项目审批权限下放到县,由县级人民政府每年制定资金使用方案,确定资金项目。中省财政衔接资金由省上统一按照各县实际直接分配拨付到县。

二、关于加大产业投资方面。按照省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等六部门《关于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通知》(陕财办农〔2022〕68号)要求,财政衔接资金要突出支持重点,优先支持联农带农富农产业发展,逐年稳步提高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用于产业比重,2022年用于产业的比例大于55%,过渡期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到2025年,用于产业占比大于70%。在支持产业发展中,积极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引领带动作用,明确利益联结机制,重点支持具有较好资源禀赋、良好市场前景、带动增收能力强的种养业,延伸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和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效果逐年提升。

三、关于文农旅融合发展方面。全市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乡村振兴目标,以秦岭山水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不断拓展农业功能,加速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丰富扩大“秦岭最美是商洛”美誉度和影响力。丹凤核桃主题公园入选“全国首批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商南休闲观光体验线路入选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发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线路8条,打造出木耳小镇、天麻小镇、茶海公园等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典型,柞水县金米村、老庵寺村、丹凤县许家原村、洛南县云蒙山村、商州七星村等一批旅游示范乡村,已成为红色教育、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网红打卡地,完美诠释“商山丹水是胜游,秦岭醉美是商洛”丰富内涵。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