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fpj/2024-00189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乡村振兴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3-09-04 | ||
名 称 |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签发人:王 璟
商乡振函〔2023〕51号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247号提案的答复函
民建商洛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强乡村治理 助推乡村振兴的建议》(第24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深入推进乡村治理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压舱石”,不仅关系到农村改革发展,更关乎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影响农村社会大局稳定。
一、建立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的组织领导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市以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为抓手,探索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各县(区)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引领乡村治理领导小组,明确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治理第一责任人职责,压实四套班子领导分片统筹、分管县级领导专职专责、其他县级领导包镇联村、行业部门牵头推进、镇办驻村蹲点“五个责任”。纵向分级负责,建立片区党小组和党员中心户,构建“县(区)委-镇(办)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片区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五级组织体系。横向分类处置,将乡村治理内容按类别和领域划分为“政策宣传、返贫监测、矛盾调处、产业就业、基础设施”等8个方面,成立县级专项指挥部进行调度处置,确保专人负责、专人落实。
二、建立健全村民自治自律机制
权力清单是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有力举措,是依法依规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明责、赋能、减负、增效的重要制度,是积极回应基层关切、推动村(社区)自治本源回归的迫切需要。我市围绕行政村(社区)自治组织、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小微权利和其他公共服务事项均设置了权力清单,推广“一事一监督”办法,对村级(社区)党务、村务、财务及重大事项进行全面监督,全力规范基层组织运行,同时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基本阵地的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提供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保、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和上门服务事项,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落实党组织建到片区、精细服务到片区、网络覆盖到片区和资源整合到片区“四到”,真正实现办事有流程、有章程,“马上办”“立即办”“一网通办”“可视调度”,做到让干部能按章办事,依规履职。真正实现了透明化、公开化和公平公正。
三、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持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教育方面,继续坚持“人盯人+”控辍保学管理机制,确保6-15周岁义教段适龄少儿无一人失学辍学,对符合条件的农村各学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资助全覆盖,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同时加大城区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布局规划及建设力度,持续完善安置点教育配套设施,力促城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医疗方面,稳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稳定增长,以市级三大公立医疗机构为龙头,联合7县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了3个市级医疗联合体,5县区已建成11个以县级公立医院牵头,若干乡镇卫生院为分院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年底全市将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全覆盖。文化方面,实现市县区文化馆图书馆全覆盖,建成广播电视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8个、镇广播电视村村通服务点126个,全面建成1283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村级文化活动室112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68 个,农家书屋1861个,统筹推进传统文化建设和文旅高质量发展。
四、健全完善乡村文化传承保护与振兴机制
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负责。我市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力度,加强革命文物发掘整理,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传承体系。秦岭·商洛博物馆工程建设目前已全面铺开。加强文博产品研发,充分挖掘地域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特色文旅康养产品,加快发展季节性度假经济、周末经济、假日经济、夜间经济、露营经济、研学经济,促进文旅与各行各业融合发展,使乡村变景区、产业变景点、农产品变商品,真正让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土房子、22℃成为金山银山。
五、完善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培育制度机制
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市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印发《商洛市反对婚丧喜庆大操大办倡树文明节俭新风倡议书》,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专项行动。一是提倡喜事新办,小事不办。提倡文明办婚礼,倡导适度节俭办喜事,反对“前三后四”讲排场、比阔气、收份子、大办宴席、铺张浪费、低俗婚闹等不良现象。倡导城乡婚宴规模控制在15桌以下,农村、城镇宴席每桌分别不超过300元、500元,收取非亲属贺礼农村、城镇分别控制在50元、100元以内。二是提倡厚养薄葬,丧事简办。树立“丰祭不如厚养,孝道注重当下”的理念,老人在世多孝敬,让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离世治丧文明简朴,不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借机敛财,坚决抵制乱搭灵棚、殡期冗长、低俗表演等不文明行为,不建豪华墓地,不搞封建迷信活动。三要求干部带头,做好表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勤俭节约、移风易俗。带头不收取礼金、带头不大摆宴席,在生态安葬、节俭治丧、文明祭祀方面发挥示范表率作用,做移风易俗活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推动者。
六、健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调处化解制度机制
积极探索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的多样化、合理化机制,既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成熟法治社会的标志,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丰富内涵,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1844”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新实践。坚持动态走访排查机制,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滚动式排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盲区的矛盾纠纷“大排查”格局,确保做到风险发现早、预警早、管控早;坚持多级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等作用,综合运用纠纷调处、权益保障等方法手段,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 “三调联动”的矛盾多元化解机制,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坚持归口汇总上报机制,坚持县镇村“三级联动”,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行分层过滤、分级负责,分类处置,逐一建立台账,划分风险等级,定期分析研判、汇总梳理、归口上报,确保形成左右协同、上下联动、跟踪督办的运行体系;坚持联合督查督办机制,以“事要解决”为结果导向,发挥党委政法委统筹指导、督促检查职能,通过督查抓落实、落实促闭环,确保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基层一线;坚持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运用日常监测、月度讲评、年度考核等措施,传导压力,激发活力,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确保把矛盾风险牢牢控制在当地,化解在一线。
答复未尽事宜,烦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商洛市乡村振兴局
2023年9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