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陕西省知识产权局关于评选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陕知发〔2023〕43号)和《关于推荐评选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商知组办发〔2023〕5号)要求,结合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初审反馈结果,拟正式推荐陕西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集体1个、先进个人4名。为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拟正式推荐对象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3年12月1日至2023年12月5日)。公示期内,如对公示对象有不同意见,可以通过电话、传真、信函等形式进行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要加盖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要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监督电话:0914-2993017
传 真:0914-2993015
地 址:商洛市商州区江滨路西段市市场监管局618室
附件:推荐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事迹
商洛市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3年12月1日
附件
推荐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事迹
一、先进集体(1个)
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强工作统筹,知识产权工作高位组织推进。制定《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清单》,强化属地监管和部门责任落实。聚焦重点领域支持创新创造,知识产权服务发展成效显著增强。有效发明专利量同比增长13.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同比增长14%,商标有效注册量同比增长11.6%。完成商洛丹参、镇安板栗陕西地方标准制定,“柞水木耳”通过国家局地标产品技术初步审查,“商洛核桃”在欧盟成功注册商标。完善工作机制凝聚保护合力,建立“陕豫鄂”三地三县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员会,建立了8家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强化法治保障严格依法行政,办理商标侵权案件26件,“查尔斯顿”商标侵权案等入选省十大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2022年全市未发生严重违规代理和商标恶意抢注案件,无严重失信行为。
二、先进个人(4人)
姚炜(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庭长):该同志勇挑商洛法院知识产权审判重担,始终从大局出发谋划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勇于担当、作风扎实、善作善成、业绩突出,被评为全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负责知识产权审判的民三庭被评为集体三等功、市级青年文明号等。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审判“三合一”工作,主持制订了《商洛市中级人民法院服务保障商洛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协同工作框架协议》,推动建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1+N+1”多元解纷机制,成立知识产权案件调解工作室,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商洛市知识产权十大案例》。近年来依法审理了多起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强化对知名商标的重点保护。妥善审结六神、国窖1573等 驰名商标系列侵权案,以及一批涉及拼多多、淘宝等电商平台的网络侵权案件。2020年至今,亲自参与或指导办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18件,为商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作出应有贡献。
张爱萍(商州区人民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该同志在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一线兢兢业业,勇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重担,先后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获陕西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十大法制人物”提名奖,被评为商洛市“十大优秀检察官”,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成立了全市首个专门的办案组,建立知识产权专业化的办案机制,承担了多起疑难复杂、有重大影响案件的提请批准逮捕和审查起诉案件,参与办理的杜某某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入选了2017年度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积极探索“司法+行政+企业+N”联动护航模式,牵头开展“百名检察官进企业活动”,与辖区内三十家企业建立“一对一”联系,在陕西延长石油氟硅化工有限公司设立了“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联系点,为知识产权密集企业提供面对面服务。
李佳(商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管理科科长):该同志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局工作重点,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工作任务,知识产保护督查被评为B等次,全市授权专利和注册商标量同比增长9.9%和11.6%。起草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清单》,组织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方式融资500万元,商南县虎之翼公司获得陕西专利奖一等奖,填补了历史空白。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受理商洛窗口挂牌成立,“香菊”等5个商标获得“陕西好商标”,“柞水(黑)木耳”被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洛南豆腐”被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商洛核桃”获欧盟商标注册。制定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持续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恶意商标注册行为,指导查处专利、商标案件27件,专利侵权案件实现零的突破,2件案件入选省十大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李付军(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股股长):该同志认真做好县知识产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起草并提请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多项知识产权保护文件,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各成员单位考核指标体系,推动全县知识产权工作深入开展。推动维权援助网络体系建设,实现知识产权维权援助联系点全覆盖。以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为己任,对全县电子器件产业和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开展产业专利导航,聚焦“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优势产业,引导帮助注册农产品商标120多件,协助申请注册了“镇安象园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积极做好镇安木耳、镇安腊肉、岭沟贡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培育。先后深入重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培训20多场次,指导企业开展贯标活动9家,办理服务需求11件;创新“质量服务超市”工作模式,对接引进6家优质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效能,为全县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