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市水利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公布如下: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夯实责任。市水利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多次召开党组会,扎实落实中、省、市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分解落实《2024年度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工作目标责任》《商洛市水生态环境巩固提升行动2024年实施方案》等,明确工作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
二是水资源管理持续强化。深入贯彻落实“四水四定”方针,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省考指标3.3亿立方米以内,严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和取水许可审批关,全市共发放取水许可证607本,建立取水口计量档案1147个。扎实开展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和地下水监测站管护运维工作,全市累计核查登记取水井2.57万口,35口国省监测井全部正常运行,数据传输上线率100%。重要水库及13座整治保留小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和在线监测监控设施全覆盖,出境断面生态流量和水质稳定达标。商洛水源地保护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及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现场直播,引起较好反响。
三是河长制工作提档升级。召开全市河长制工作会议,市委书记赵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播放暗访专题片形成有效震慑。5名市级河长、33名县级河长、224名镇级河长累计巡河2234次,面对面向相关部门交办问题,实打实推动省级反馈95个问题整改。全面完成126条规模以上河流保护范围和管理范围划定工作,编制印发6条主要河流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修编丹江等五条市级河长领责河流“一河一策”“一河一档”,落实山区河流管理四个责任人,全面启动33条山区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在全省率先创建22条市级幸福河流、1条省级幸福河流。
四是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全面实施供水项目,维修养护工程260处,服务人口53万人;新建和改造供水工程110处,改善受益人口16.83万人,超额完成年度任务15万人的目标;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由年初的25.48%提升到32.9%。制定印发《暴雨洪水灾害应急供水指南》《农村供水应急保障工作流程图》4.5万份,设置临时供水点541个、启用备用水源866处,架设临时管道138千米,确保了“7.17”“7.19”“7.30”等大灾面前群众饮水安全。制定出台《关于农村供水灾后恢复重建指导意见》,指导各县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修复水毁供水工程,提高防灾避灾能力。目前,全市2165处供水工程已修复完成2128处,98%的群众饮水基本恢复灾前水平。
五是生态环境保护有效落实。高效完成了黄沙河综合治理提升改造项目,音乐喷泉惊艳亮相,赢得广泛称赞。中心城区“2+7”水生态修复公园管理规范有力,以优美的水环境扮靓城市颜值,先后服务于国际沙滩排球U19锦标赛等重大活动40余次,获得一致好评。各县县城“1+N”持续推进,城区过境河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乡村河流面貌焕然一新。召开全市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制定《新时代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实施细则》,印发2024年水土保持“四个三”任务清单,累计开展现场检查128次,审批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表)11个,依法征缴水土保持补偿费469万元,52条小流域治理工程全面完工,今年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0km2,丹凤县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县,商南县试马河生态清洁小流域被命名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示范工程,4月17日全省水土保持工作暨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启动会在我市召开。
六是扎实做好小水电站整治“后半篇文章”。按照小水电整治工作要求,截止目前,各相关县区奖补工作方案已全部印发实施;与74座电站业主签订了资金补偿协议,占比98%;省市拨付资金已基本兑付到位,县级配套资金正在逐步兑付。印发《关于切实做好2024年小水电站安全生产和安全度汛工作的通知》,全市正常运行的12座水电站已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和防汛三个责任人,安装了生态流量监测监控设施,足额下泄生态流量,并全部接入陕西省小水电生态流量监管平台,实现省市县在线监管。印发《关于加快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工作的通知》,制定《商洛市小水电站安全生产标准化和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创建计划》工作台账,进一步明确各水电站创建时间节点和目标。镇安县罗家营、钓鱼潭、商南县莲花台、洛南县李河4座水电站成功创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单位,被水利部授牌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山阳县猛柱山,镇安县孙家砭等7座水电站分别创建为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和三级单位,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已通过省级初验,提交水利部审核。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是全面落实水资源严格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和用水计划管理,全面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确保全市用水总量牢牢控制在3.3亿立方米以内。
二是扎实推进河长制走深走实。持续推进河道非法采砂及河流“四乱”整治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构建人水和谐的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理保护格局。
三是抓好水生态保护治理。持续抓好市县城区河道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全力保障项目高质量推进。持续推进丹江口水库及其上游水质保护,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0km²。
四是持续开展涉水环境问题整治。扎实开展秦岭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和整改销号,坚决当好秦岭卫士,确保五大河流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