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swj/2024-0000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商务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2-09-30 | ||
名 称 | 对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150号建议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孔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白色污染防治的建议》(第150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们近年来正在开展的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宣传引导、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治理等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下面就我局有关工作推进情况及今后的工作计划简要汇报如下:
一、塑料污染治理宣传引导情况。自新修订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实施以来,我局积极按照《商洛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商务职能,持续深化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宣传,鼓励引导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限制提供一次性塑料用品,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精心安排部署,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科室分工负责,先后印发《关于做好商贸流通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3份,围绕阶段治理工作任务,层层落实管理责任,推动工作落实。二是加强舆论宣传,制定《限制一次性用品、减少过度包装、鼓励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倡议书》等宣传资料,组织大型商场、超市累计开展禁限塑宣传活动4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限塑督导检查50余次,全力推动减量使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25家大型商场超市已全面使用正规厂家塑料袋,全部落实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绝大多数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袋消费量由2017年的50.2万个,下降到2021年的13.3万个,平均每年降幅在18.4%左右。三是联合市邮政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市电商快递包装协同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推动电子商务企业绿色发展工作的通知》,利用企业宣讲、发放宣传页等方式,在电子商务领域组织持续开展以“绿色发展 电商先行”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今年以来,围绕日常工作推进及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后评估等活动,共调研督导电商企业60余家,鼓励引导电商企业在节能增效、快递包装绿色供应链管理、发挥平台优势培育生态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电商企业“绿色”属性不断增强。
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我市中心城区2020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后,我局积极贡献商务力量,大力在市直商务系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持续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范治理。一是强化宣传。每年在局机关组织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培训暨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在机关和下属企业显著位置制作设置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展板;与局机关每名党员干部职工签订自觉带头学习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带头执行垃圾分类要求,带头引导督促邻里、亲友、同事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的《自觉践行垃圾分类承诺书》。二是分类推进工作。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细化分解局机关、局属事业单位、局属企业、家属区工作推进任务职责及具体要求,加强督导指导,截止目前,局机关已严格按照要求分别在各办公室、会议室配备二分法分类垃圾桶20个,制定印发了《商洛市商务局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局机关内部持续严格按要求做好日常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直商务系统各企业均配备了垃圾分类设施,基本都做到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投放处置,该项工作正在持续推进当中。三是在末端减量上下功夫,持续加强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治理,现有回收站点硬件条件、回收能力等不断提升,回收、储存、处理等运行进一步规范化,数量基本符合有关要求、也基本满足现实需要,切实为构建从生活垃圾分类到回收利用的完整产业链、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有效衔接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治理情况。随着我市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工业和居民所产生的废旧物资逐年增加,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6年末,商洛中心城区共有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及个体户64家,主要分布在城区各村(社区),且承担区内乡镇再生资源的回收中转,切实在解决劳动力就业、为生活垃圾处置减负、促进生态环保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当时存在的站点散弱小、建设档次低、秩序混乱、占道经营、二次污染、病媒孳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也非常严重。尤其是塑料破碎后污水直排河道、塑料热熔造粒黑烟直冒、气味刺鼻等现象触目惊心。自2017年开始,开始着力开展整顿治理,主要开展了四个方面工作。一是开展再生资源回收行业集中整顿。因创国卫工作需要,2018年4月,商州区委、区政府作出了“中心城市主城区(即东至东龙山以西,西至构峪桥以东,南至龟山以北,北至北环路以南,沙河子镇政府以西312国道沿线,丹江河、南秦河两岸沿线)禁止设立再生资源回收站点,一律迁出城外”决定,专门成立专项治理工作队强力整治,截止2018年底,主城区内54家站点全部清空搬离,该行业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二是2019年以来,按照“布局合理、进场入室、分类存放、管理有序”的行业标准,持续开展对原有符合设置条件站点提升改造和规范新增设置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治理行动,截止目前,中心城区共有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各类回收站点25家(网点数量基本满足现实需要),主要分布在商州区和商洛高新区城周和近郊区域,主要采取站点交售、流动收购、上门回收等方式,回收范围为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织物等可回收物,处置方式主要为分拣压块后运送至西安、渭南、河南、河北等地再生资源回收处置厂家二次利用。三是以开展“回头看”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整治。今年以来,通过持续定期不定期开展巡查治理,共纠正各类出场收购、占道经营、环境卫生脏乱差、分类不彻底等行为100余起,切实巩固了近年来提升治理成果。四是履行节能减碳职责,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监管。印发了《关于开展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重点检查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发动机等重要零部件销售、塑料拆解、危废规范处置和回收证明使用等情况,有效推动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为生态环保事业贡献力量。今年以来,全市回收报废汽车578台、完成拆解处置535台,进场拆解率达到92.6%。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心城区主要品种废旧物资回收总量约为2.19万吨(其中废钢铁1.1万吨、废旧有色金属0.39万吨、废纸0.6万吨、废塑料0.06万吨),回收总额约为1.38亿元。预估全市六县一区(含乡镇、村)各类废旧物资回收总量约为10万吨以上,回收总额约在7亿元以上。今年1-9月,中心城区主要废旧物资回收总量约为1.54万吨,其中废钢铁0.75万吨、废旧有色金属0.27万吨、废纸0.45万吨、废塑料0.05万吨。
同时,据从有关部门了解,我市中心城区目前正在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届时中心城区及各县回收的可燃干型垃圾将会作为发电原料被资源化利用,对于不可降解、不具备回收利用价值的塑料垃圾将会变废为宝,白色污染问题将会更好得到解决。
下一步,我局将围绕白色污染源头和末端减量,持续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持续发挥商务作用,不断加大宣传范围与深度,深化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宣传,鼓励引导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袋、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切实在白色垃圾源头减量上持续发力。二是在商务系统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广泛开展宣传引导,进一步规范设施配备,加大督导指导力度,同时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年度考核中的分值比重,持续推进该项工作在商务系统行稳致远,切实为白色污染防治及创建美丽、生态、幸福商洛贡献商务力量。三是围绕白色污染末端减量,继续加强中心城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治理,持续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站点设置,加强日常监管。参考借鉴外地市先进经验,探索引导回收企业与再生资源产生主体双向对接等方式,鼓励引导回收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回收方式开展流动回收、预约回收、上门回收等,力争多元化、多渠道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处置率。同时,围绕我市即将启动的乡村生态振兴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再生资源回收的广度、深度和覆盖面。
近年来,我局主要围绕塑料污染源头减量宣传、积极推进商务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加强再生资源(包括可回收塑料)回收行业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社会大众认知参与度不高、自觉抵制力度不大,也由于一次性塑料袋自身具备较强的防潮、防水、质轻功能和成本低、易携带、方便快捷等属性,塑料白色污染防治引导、推进等工作还需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谓任重道远,此项工作更是需要全社会广泛参与和支持。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注、关心和支持!
如果今后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请直接与我们的工作人员联系,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推动该项工作在未来行稳致远。再次感谢!
商洛市商务局
2022年9月29日
(联系人:崔俊杰,电话:1500914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