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31228-171520-978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统计局 | ||
公开目录 | 统计分析 | 发布日期 | 2023-02-14 | ||
名 称 | 2022年商洛市非公经济保持稳定增长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双重压力,全市紧扣稳增长、促投资两大重点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措施,有力促进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 非公经济运行情况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09.8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6.5%,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二。全市非公总量占全省非公3%。分产业看,一产非公经济增加值50.99亿元,占一产的40.54%;二产非公经济增加值283.83亿元,占二产的78.94%;三产非公经济增加值174.99亿元,占三产的41.94%。
(二)农业生产平稳。全市农业增加值133.63亿元,其中非公增加值53.64亿元,占到全市农业增加值的40.14%。
(二)紧抓达产达效。规上工业非公增加值219.89亿元,占比达到76.52%。
一是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工作。及时联合市财政部门下发项目申报通知,坚持全市企业全覆盖,联合市财政局积极推荐上报2022年中小企业技改项目累计58个,已争取下达项目资金1624.6万元。积极开展2023年中小企业技改项目申报工作。二是促进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组织各县区开展新一轮非公经济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申报,上报企业20户。组织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家,认定8家,全市累计21家;组织各县区推荐申报2022年度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2家,认定1家。组织各县区开展“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组织中小企业积极参加“创客陕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三是积极维护非公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以商洛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名义组织开展2022年度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工作。定期开展企业负担专项调查,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服务企业发展。
(三)建筑业增速较快。建筑业增加值49.23亿元,其中非公建筑业增加值42.29亿元,占到全市建筑业增加值的85.9%。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专包企业171家,增长18.8%。
(三)消费稳定增长。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乐观,商品零售相对较好,非公批发业和零售业增加值35.92亿元,占到全市批发业和零售业增加值的74.55%;非公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1.47亿元,占到全市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的98.23%。
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4.4%、3.8%。全市网上零售额1.26亿元,增长23.8%,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5%,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四)民间投资占据半壁江山。2022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民间投资增长3.4%,在建亿元以上项目438个,增长20%,大项目支撑作用明显。
(五)加快园区建设。全力落实《商洛市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二十条措施》《全市优化产业布局培育首位产业推动工业集中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标准化厂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力促进工业集中区发展。12月底,全市7个县域工业集中区,实交税金13.6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3亿元,入驻项目投资87亿元,新增入园企业40户。
三、几点建议
坚持“立足资源、守住底线、转型跨越、园区承载、要素倾斜”五条原则,以“现有企业扩能增效、新增项目达产达效、集群化延链化发展、标准化厂房高质量精准招商、科学开发利用尾矿资源”五条路径为指引,持续扩大产能,壮大非公经济。
一是促进企业扩产增产。持续加大各项惠企政策落实力度,深入开展百名局长行长联企业纾难解困行动和“送政策、送服务、送帮扶”系列活动,实施“规模以上企业、新兴产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过亿元企业和链主龙头企业”培育计划,紧盯重点监测企业、及时掌握重点企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生产要素变化。
二是推动项目投产试产。进一步发挥市级重大项目推进专班和包联机制作用,召开专题会、现场会,加快推进信义玻璃、环亚源二期、豪迪5万吨高纯氧化镁等9个重大产业项目进度,跟踪推进13个市级领导包抓丝博会签约项目落地实施,加快落实今年建成投产的20个项目尽快释放产能,并纳入统计数据报送。
三是促进园区精准招商。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集群高效”的要求,支持洛南经开区、商南经开区创建,继续加快标准化厂房建设,确保全年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
四是督促惠企政策落实。全面落实好市委、市政府稳经济、促发展、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会同财政、人社、金融、税务、电力等部门全力落实税费减免、财政扶持、金融支持、降本减负、援企稳岗、电价气价优惠、房租减免补助等惠企政策,优化简化办事流程,压缩办理时限,确保企业便捷优厚获得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