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经济运行短期承压 企稳向好亟需赋能
索 引 号 20231228-171612-244 发布机构 商洛市统计局
公开目录 统计分析 发布日期 2022-11-04
名  称 经济运行短期承压 企稳向好亟需赋能

8月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国内疫情散发及本地疫情突发带来的多重考验,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及时果断施策,坚决阻断疫情传播,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稳住经济工作,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和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持续加大宏观政策扶持力度,政策效应较快显现。前三季度经济实现平稳增长,后期企稳仍需多方发力。

一、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668.43亿元,同比增长3.6%,较上半年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8.52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289.92亿元,增长2.8%;第三产业增加值299.98亿元,增长4.0%。

(一)农业生产平稳,特色产业发展良好。完成农业总产值149.73亿元,同比增长4.7%,实现增加值83.09亿元,同比增长4.4%,较上半年回落0.7个百分点以“小木耳、大产业”引领“菌果药畜茶”特色产业发展,多极支撑农业经济。1-9月,蔬菜及食用菌产量38.10万吨,同比下降0.4%;中草药13.82万吨,下降5.7%,核桃8.59万吨,增长14.9%;板栗1.56万吨,增长14.7%。

(二)工业稳中趋缓,战新产业发展较快。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6.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较上半年回落5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0.2%,较上半年加快7.8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产值同比下降13.0%,制造业增长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23.8%。从支柱产业看,绿色食品产值同比增长11%,现代材料同比下降6.6%,现代医药同比下降5.5%。从产品产量看,57种中33种产量同比增长铁矿石成品矿增长78%,精锌和太阳能电池分别下降14.1%和18.6%

(三)建筑业发展良好,内生动能不断增强。建筑业总产值109.36亿元,同比增长10.2%。建筑业增加值41.33亿元,同比增长11.6%,较上半年加快1.5个百分点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共签订合同额164.18亿元,增长26.0%。全市资质以上建筑企业151个,增长11.9%。

(四)服务业稳中有进,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好。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较上半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7%,金融业增长1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7.2%。1-8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40.01亿元,同比增长28.2%,比1-7月加快0.9个百分点。其中,教育增长17.3%,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2.9%,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增长7.8%。

(五)投资全面发力,民生领域增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9%上半年加快4.2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0.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增长39.5%,民间投资增长2.5%、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下降39.8%;从投资领域看民生相关领域投入继续加大,教育业卫生和社会工作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67.4%、28.5 %、52.6%。

(六)消费市场恢复较快,网络销售快速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9.09亿元,同比增长9.1%,较上半年回落3.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58.20亿元,同比增长14.8%,较上半年回落5.6个百分点。限上单位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0.88亿元,同比增长26.4%,高于限上增速11.6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0.85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24亿元,增长9.8%。按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132.51亿元,增长9.2%;餐饮收入16.58亿元,增长8.0%,较上半年回落8个百分点,餐饮业回落明显。全市限上单位22类商品中10类实现正增长,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10.8%,日用品类增长5.0%,基本生活类消费增长较好。

(七)先行指标运行平稳,金融存贷进中趋好。工业用电量17.84亿千瓦时,增长12.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45亿元,下降2.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9.67亿元,增长8.0%。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578.63 亿元,增长 13.0%,贷款余额864.10亿元,增长15.9%,中长期贷款余额 648.76亿元,增长15.9%。

(八)市场活力不断增强,在库单位持续增加。截至9月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10255户,增长7.9%累计达到132393户。在库“五上”企业调查单位数1032个,增长18.8%。

二、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

     8月份疫情对全市经济的冲击,在三季度逐步显现,经济稳增长压力明显加大,虽然经济实现平稳增长,但较上半年略有回落。近期国内疫情时有发生,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四季度要继续保持较好增长,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部分工业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供应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成本压力增加,加之基数抬高的影响,工业生产持续增长存在不确定性。一是产值负增长企业较多。在308家网报企业中,产值负增长企业 90家,占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9.2%。二是重点产能释放不足。40户重点监测企业中,仍有32.5%以上产值下降,拉低规上工业增速。

   (二)部分领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乏力。一是房地产和工业投资同比回落。房地产投资下降40.7%,工业投资同比下降0.3%,较去年同期回落23.2个百分点。二是后续项目接续乏力。1-9月,新开工项目754个,新开工项目规模只有0.95亿元/个,远低于施工项目1.6亿元/个的项目。规模工业、房地产投资回落,新开工项目规模小将制约后期经济结构和规模。

 (三)部分行业居民消费信心明显不足。疫情造成的就业和收入预期不稳,对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活动都产生比较明显的制约。从经营商品大类来看,代表大众消费升级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已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销售额分别下降8.7%和36.6%,分别低于去年同期20.8和77.6个百分点。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住宿餐饮业明显受到冲击,住宿餐饮收入较上半年回落8个百分点。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从全年经济走势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全市在“一都四区”目标引领带动和稳经济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等有利条件的支撑下,全市经济将逐步回升,全年经济有望实现较好增长。下阶段,在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还需多方积极采取精准有效的应对措施,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基础,保障经济健康运行。

(一)纾难解困,聚力工业促增长。工业占我市经济总量的近四成,工业稳则经济稳。一方面,开展访企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尤其是重点企业生产经营现状,掌握企业发展情况,制定“一企一策”帮扶措施,积极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助力重点企业达产达效。一方面,落细落实我市贯彻国务院和省政府稳经济7方面35条政策措施,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滴管,促进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统筹谋划,狠抓项目扩投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效益。一方面,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加快财政资金拨付进度,加强建设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着重关注房地产行业中相关开发企业经营状况,稳定市场主体预期。一方面,围绕“3+N”产业集群17条产业链,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做好项目谋划和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突出重点领域、重点板块,加快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三)多措并举,提振市场旺消费。收入决定消费,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带来的经济影响,除了短期的精准有效地提振消费,长远必须要稳就业。而保障居民就业和收入是有效推动消费恢复的基础,因此,要通过稳就业、稳收入重塑消费信心,加大援企稳岗力度,针对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特定人群多措并举扩大就业,通过招聘奖励、社保返还、稳岗补助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促进企业发挥吸纳就业作用,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