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lj/2024-00033 发布机构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3-09-29
名  称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函

吴金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培育多元化康养产业的建议》(第8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很好,感谢您对全市康养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2021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分析商洛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依托青山、绿水、蓝天、气候、区位等资源优势,提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2022年,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并持续推进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近年来,全市先后荣获“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国家级全域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中国天然氧吧”“商洛·中国气候康养之都”“国家森林城市”等18个“国字号”称号。

两年来,全市以打造国内一流的康养产业发展高地和中国秦岭康养旅游度假目的地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和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健康医养、健康养老、健康文旅、健康体育、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六大产业为支撑,以全域旅游示范市、森林康养示范市、“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国际慢城”“健康中国·养生农业示范区”等系列创建为抓手,以特色民宿、特色餐饮、特色产品三大提升工程为重点,积极构建康养产业体系、培育康养产业集群,持续唱响“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一以贯之地做好以下工作,有力助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

一是持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市上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高规格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推进专班。要求各县区成立由县区委书记任组长、人大常委会主任任执行组长的高规格康养专班。建立了“月调度、季通报、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工作推进机制、企业家联系机制,调动县区、部门、企业形成多方合力。制定了《2023年商洛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要点》和《2023年商洛市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任务清单》,编定了《2023年度商洛市打造康养之都目标任务作战图》。先后召开推进会、调度会10次,完成一季度对各县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现场督查并通报。

二是科学规划引领康养之都建设。按照“覆盖全域、统筹兼顾、层次分明、彰显特色”的原则,聚焦增强规划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用性,围绕西商融合发展和“双对标、双50”发展目标,积极联系对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康养之都规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提升,不断增强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落地性、操作性。我市确定了培育千亿级康养产业集群,编制了总体规划、实施方案,指导全市和各县区打造中国康养之都工作。建设康养大数据平台,完成16个部门数据对接,接入约50万条数据,完成了产业库的建设,以大数据支撑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组织六大产业专班印发了《商洛市健康食品产业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商洛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明晰健康医药、健康食品等六大康养产业发展路径和重点。举办博士服务团助力建设“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研讨会,博士代表从政策争取、市场开拓、产业转型等方面,为助推中国康养之都建设建言献策。

三是统筹发展六大产业体系。健康医疗方面,建成医养结合机构8家,终南山寨医草康养院、商洛金菊康复医院、丹凤金山康养城建成运营。实施“西商医疗三通计划”,推进“行走的医院”全科医生诊疗包项目在洛南实施。健康养老方面,印发《商洛市康养服务数字化应用体系建设方案》,商南老年护理院、山阳丰阳老年养生公寓被评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基地。健康文旅方面,新开工文旅项目80个,完成投资32.5亿元,同比增长55.36%,争取到位中省项目资金6230万元。商州区、洛南县成功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县),柞水牛背梁成功创建为全省第二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洛南仓颉小镇、镇安云盖寺古镇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丹凤酒庄工业旅游、《棣花印象·宋金往事》文化演艺、柞水孝义文化产业园、终南山寨康养民宿街区等一批新项目、新产品建成投运。健康体育方面,建成两河口城市运动公园、九鱼公园等城市健身公园5个、体育小镇2个,成功举办了“广电5G杯”商洛市第五届运动会、中国·陕西轮滑马拉松公开赛暨2023年商洛轮滑马拉松公开赛、2023年商洛市首届全民健身提升月活动等赛事活动50余场次。健康医药方面,出台《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全市中药材总面积250.39万亩,药材年产量82.89万吨、产值61.84亿元,中药材面积、产量居全省第一,位于全国前列。全市规模以上中药材加工企业17家,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8家、10亿元以上企业2家。健康食品方面,相继发布了《香菇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茶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地理标志产品镇安板栗》等24项涉及食品产业发展的市级地方标准,新增保健食品7个、绿色食品12个、有机农产品6个、“陕西好商标”1个,全市发展食用菌4.55亿袋,实现产值82亿元,同比增长17%和37%。

四是重点抓好三大提升工程。围绕让游客“愿意来、留得住、不想走、还想来”目标,在特色民宿提升方面,大力培育商州秦岭云养、丹凤葡萄酒堡和文修谷、镇安童话谷、柞水西坡秦岭和望南山居等高品质民宿,起草《商洛市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组织举办全市精品(特色)民宿授牌暨年味商洛全民短视频大赛推介民宿产品。柞水阳坡院子被推荐申报国家甲级民宿。在特色餐饮提升方面,以绿色、有机、品质、安全的健康食品为重点,举办“品秦岭山珍美味·游中国康养之都”美食大赛,制作商洛美食地图、美食画册,打造美食街区和特色夜市,以美食提升带动全民消费。在特色产品提升方面,大力发展“特、强、精、优”文化创意商品、农特产品、药材保健产品,研发出“凉拌天麻片”等秦岭康养药膳菜品30多种,天麻挂面、天麻胶囊和天麻饮品等药食同源类产品10多种。

五是着力培育康养产业主体。摸底统计康养企业信息1835家,建立企业信息库。通过征集、推荐和筛选,确定21家全市重点康养企业,并落实了市级领导和部门包抓责任制。梳理汇总17家重点康养企业发展面临问题12条,全部落实了责任部门和办理时限。围绕“双过半”要求,积极培育康养规上企业,预计全年新增规上企业23家。

六是积极争创康养产业品牌。深入开展“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创建工作,七县区均获得命名,商洛获得全国首个“美丽中国·深呼吸之都”荣誉。认定“秦岭泉茗”为省级茶叶区域公共品牌,争取全国首个森林康养专家工作站落户商洛。丹凤县获得“健康商洛·养生农业示范区—中国天麻丹参之乡”称号。金丝峡红叶、塔云山云海景观获评“天气气候景观观赏地”,商洛入选首批气象旅游研学基地。

七是加快推进标杆项目建设。确定商洛北客站、皇冠假日酒店等11个项目为2023年度市级康养之都建设标杆项目,年度计划投资22.51亿元,截止6月底完成投资15.9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3.73%。确定80个康养项目列入市级年度重点建设项目,截止6月份开工 77个,完成投资81.2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62.49%。秦岭博物馆主体封顶,西、南广场建成开放,地下停车场和人防工程已完工。面向社会征集文物和社会发展见证物365件(组),修复拟上展文物300件。商洛北客站项目建成投运,皇冠假日酒店、南山花园酒店、天竺山森林运动康养综合体项目力争10月份对外运营。

八是高质量培养康养专业人才。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市人社局、商洛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编制了国家级康养人才培养《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培训基地已完成培训中心装修及百草园等基础建设,在全市开展康养类人才培训。与商洛学院签订《关于加快推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战略合作协议》,政校共建康养产业研究院,对健康护理、食品营养、文化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开展康养人才培养。市教育局引导全市7所中职学校开设了旅游服务与管理、中医养生保健、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6个康养类专业。建设商洛学院大学科技园,建成秦创原(商洛)“1+7”环大学创业孵化基地、商州区食品加工产学研示范基地、秦岭生态文明示范基地等,省盘龙药业被认定为省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宁商科技合作项目成果4个已在我市成功转化应用,为康养之都建设提供科技支持。

九是创新开展城市品牌营销。围绕“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品牌,发动全市干部群众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加大品牌推广力度。举办第十四届中国秦岭生态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牛背梁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暨“花开商洛·康养柞水”推介会、西安—商洛城际列车开通信息发布会及首发迎宾仪式、第八届“美丽中国·深呼吸小城”春季文化节暨陕西丹凤桃花节等主题营销活动,商洛迎春花、金凤山红梅、商南茶园等11条视频信息登上央视、新华社客户端,在西安投放1.5万辆出租车顶屏和2块户外LED大屏广告,在西商城际列车上投放全车广告,邀请陕西卫视在商拍摄播出《我们的青山绿水》亲子体验系列节目,“22℃商洛·中国康养之都”城市品牌抖音话题阅读量超一亿人次。

再次感谢您对全市康养产业发展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3年9月26日

 

(联系人:王卫,电  话:15609146696)





















抄送:市委(政府)督查办,市政协提案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