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lj/2024-00046 发布机构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4-08-19
名  称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00号建议的答复函



杨娜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商洛民歌传承保护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商洛民歌事业发展的关心,针对您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商洛民歌发展现状

近年来,全市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守正创新,奏响凝心聚力的铿锵之音,为新时代商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利文化条件。市委、市政府对商洛民歌发展高度重视,组织全面收集整理商洛民歌史料,加强对商洛民歌的全面系统研究,建立了商洛民歌的有效保护机制,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利用和保护体系,让商洛民歌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二、近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举办大赛活动。经省政府同意,2026年第十一届陕西省艺术节将在商洛市举办,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2023年7月由市政府主办、市文旅局和各县(区)政府承办了首届商洛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各县(区)自下而上组织开展了首届商洛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分会场活动,在全市复赛展演中842名入围选手103名脱颖而出进入半决赛,最终63名优秀选手进入了总决赛,评选出了“商洛市十大民歌手”,推出了一批优秀民歌手和民歌佳作,大赛系列活动精彩纷呈,集中展示了商洛民歌近年来的传承发展成就。

(二)打造民歌精品。我局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国有文艺院团和社会文艺团体扎实调研,深度挖掘商洛民歌艺术资源,广泛听取意见,在推进措施、资金投入等方面早谋划、早部署、早安排,为打造地方民歌精品剧目提供了全方位保障。在铜川举办的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上,山阳民歌剧《乖姐》入选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参评剧目,该剧地域文化气息浓郁,故事情节感人,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在铜川演出期间得到了艺术节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彰显了商洛民歌艺术魅力,通过参加我省规格最高的艺术赛事进一步挖掘和展现我市民歌艺术资源,推动了民歌事业传承、发展和创新,加快了商洛民歌的繁荣发展。

(三)民歌人才辈出。我市李淼、王鹏、刘涛、史锋、岳益飞、赵阳等歌手先后被省文旅厅授予“陕南十大歌手”荣誉称号,长期以来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喜爱,《唱得幸福落满坡》《莫把乖姐晒黑了》等多首原创曲目已成为民间传唱不衰的经典。通过参加全省高规格民歌大赛和陕南民歌培训班,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新人新作,壮大了商洛民歌的传承创作阵容,丰富了商洛地方音乐文化,对于打造商洛民歌特色品牌、推动商洛民歌与世界接轨、扩大商洛文化的对外影响力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出版研究专集。我局先后组织组织编印了《商洛歌谣集成》《商洛民间歌曲选编》;各县(区)印制出版了《山阳情歌》《孝歌》《柞水民歌》《商南民歌》《镇安花鼓歌》《柞水渔鼓》《商洛民歌精选》等一批民歌专集和电视专题片集,全面加强了商洛民歌的收集整理、理论研究和普及推广工作,为商洛民歌保护与传承奠定基础。

三、下一步措施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商洛民歌及民间艺术保护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由市文旅局分管副局长任召集人,市文化馆负责人任组长,县(区)文旅局长任副组长,县(区)文化馆长任县(区)民间艺术保护工作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为商洛民歌发展、传承、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二)叫响商洛民歌品牌。今年还将举办全国合唱大赛、“把商洛唱给你听”系列演唱会、第二届商洛民歌民谣戏曲大赛,立足商洛地域文化特色,进一步发掘整合商洛民歌艺术资源,健全市、县(区)国有文艺院团商洛民歌传承体系,着力打造商洛民歌剧目、曲目,力争多出精品、多出人才,通过开办电视专栏、网络直播、社交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商洛民歌对外知名度,打造商洛民歌品牌,不断推动商洛民歌繁荣发展。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商洛民歌人才培养机制,积极为市、县(区)国有文艺院团、民间民歌组织和广大商洛民歌爱好者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在定期举办商洛民歌培训班的同时,积极推荐优秀商洛民歌参加中、省相关商洛民歌培训和展演展示活动,为商洛民歌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商洛民歌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推进陕南民歌立法进程。为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陕南民歌以及商洛民歌,市人大成立了陕南民歌协同立法工作专班,目前已完成立法草案起草工作,正在征求意见阶段,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立法工作程序,积极推进陕南民歌立法进程。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6日



(联系人:张济凡  联系电话:17709141077




抄送:市(政府)督查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