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84号建议的答复函
索 引 号 swlj/2024-00055 发布机构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建议提案办理结果 发布日期 2024-08-19
名  称 关于对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84号建议的答复函


尊敬的邬娅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我市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我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关注和支持建议很好,首先感谢您对商洛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近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随着乡镇综合文化站、乡村舞台、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点公共文化工程的实施,全市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商南县、山阳县和柞水县获得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创建资格,洛南石门镇等12个镇被命名为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镇,被命名的县区省市都给予了相应的奖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针对您提出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结合工作实际,将继续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保障。全市共建成98个镇(办)综合文化站;在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方面,按照《商洛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2016~2020)》,共建成13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标准要求的“7+X”服务功能,围绕文艺演出、读书看报、广播电视、电影放映、文体活动、展览展示、教育培训等7个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统筹整合体育服务、党群服务、行政服务、民政服务、治安服务等其他惠民服务功能。基本做到建管并用,不断提升文化阵地的服务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设施的服务效能。各镇(办)综合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全年免费开放,提供图书(报刊)借阅、绿色上网、科学技术及文艺培训等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为村级文化活动室配送文化活动器材;2011年至今,每年为各镇(办)文化站拨付免费开放经费5万元,村(社区)免费开放经费1万元。为群众开展经常性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提高了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为县(区)配送流动舞台车、流动图书车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数字电影放映机、建立电影放映补贴机制,实现了每月每村一场电影的目标。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村村响”工程,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5.58%,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7%,有效解决了边远山区群众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

二是不断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力量。鼓励支持乡土文化骨干、基层文化名人、业余群文团队发展,扶持基层文化不断自我发展壮大,目前全市有224民间文艺团队活跃在一线。持续推动各县区落实镇(街道)专职文化干部和村(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充分利用基层文化工作者专项,培养基层文化骨干,不定期组织开展对文化站长的培训以及对文化志愿队伍、文化能人的教育培训,增强基层文化工作人员政策理论水平,提升活动组织策划能力。“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实施以来,共招募文化志愿者10300余人,基层文化队伍不断壮大,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县区公共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进一步激发了工作活力。

三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提升服务效能。组织开展文化进万家、戏曲进乡村、书画摄影展、经典剧目巡演展演等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着力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实施商洛周周有戏看文化惠民演出,举办全市首届原生态民歌民谣戏曲大赛,全国“四季村晚”秋示范点展示展演活动将在柞水县朱家湾村举办春节前后开展以“干干净净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为主题的春节年俗民俗活动657场,群众参与度高,社会反响好。山阳中村耍灯、丹凤社火、柞水猜拳等活动影响较大。在“五一”“六一”“七一”等重要节日和元宵、清明、端午传统节日,组织动员各级文化组织、文艺力量,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庆祝活动,丰富人民群众节日文化生活。切实提升免费开放服务水平,市县图书馆服务总人数突破51.3万人次,图书外借16.26万册。镇村文化服务中心服务群众48.5万人次,群众知晓率、满意率大幅提升。市县文化馆开展书法美术、广场舞、群众合唱等门类培训261场次,累计培训2.34万人,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400余场次。推出中心城区“2+N”常态化演出,4月份以来共开展广场公园演出175场次,受众群众超过34.4万人。送戏下乡演出完成442场,完成率56%。

四是加强文旅融合,打造新型文化空间。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设施共建共享,服务相互融合,不断提升设施综合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非遗馆等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功能融合,提高综合利用率将分馆建设纳入了年度乡村文化振兴考核指标,稳步推进建设一批高品质的图书馆分馆。

再次感谢您对文化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商洛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6日



(联系人:李紫涵   联系电话:18891579929)




抄送:市(政府)督查办,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