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yjj/2025-00027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应急管理局 | ||
公开目录 | 应急管理 | 发布日期 | 2025-03-26 | ||
名 称 | 商洛市应急管理局关于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安全生产监管 | 文 种 |
按照有关要求,现就商洛市应急管理局2024年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履职情况及2025年工作计划公示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尾矿库安全监管情况。
1.用好“一个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我市创新尾矿库“总量控制”“减量置换”“指标管理”办法,规定闭库销号2座尾矿库,可申请新建1个尾矿库指标,该指标在全市范围内交易。此办法被省委办公厅《要情快报》(第425期)采用刊登,并受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批示在全省范围推广。全市已批准尾矿库新建指标8个,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1座。创新机制初见成效。
2.突出“两项重点”----强化风险管控。一是智慧监管精准发力。依托“商洛市人盯企业(单位)单一责任暨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对尾矿库进行执法检查、安全隐患排查,依法管理确保安全运行,2024年先后开展10轮次尾矿库部门排查,共检查587座次,发现尾矿库一般隐患441条,均已全部整改,重大事故隐患25条,已整改24座,1条涉及应急道路占用耕地,正在整改中。二是安全治理稳步推进。我市先后争取中省财政资金5.56亿元,积极推动尾矿库安全治理,2024年,35座尾矿库完成安全治理工程,其中,24座闭库销号,11座提升改造。
3.落实“三项举措”——夯实安全责任。一是坚决扛起防范化解尾矿库重大安全事故风险的政治责任。商洛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工作措施》并以市安委会文件印发,要求各县区、各尾矿库要时刻绷紧安全生产弦,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积极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常态化排查治理风险隐患,确保全市尾矿库安全运行。二是落实尾矿库包保责任,市安委会公告全市2024年79座尾矿库的各级包保责任人名单,并明确界定了包保责任人的具体职责和日常检查内容;要求各包保责任人每年“至少下一次矿井、上一次尾矿库、解决一个重大问题”,推动尾矿库安全监管工作向纵深发展。市、县、乡镇和部门级包保责任人做到了检查全覆盖。三是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矿业“五化”为抓手积极推动22家尾矿库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6座二等尾矿库均已建成应急广播系统。
4.狠抓“四项工作”——健全管理体系。一是开展尾矿库演练,进入汛期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相关人民政府举行尾矿库“头顶库”汛期“防抢撤”应急演练6次,推动尾矿库企业及下游群众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其它39座非“头顶库”尾矿库开展了应急预案演练。二是不断推动尾矿库排洪构筑物质量检测,全市尾矿库均已完成检测,确保尾矿库排洪设施安全可靠。三是常态化开展网上巡查,通过每日网上巡查,持续完善汛期、地震、极端天气等重点时段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响应机制,确保尾矿库风险预警在先、及时处置,防患未然。四是开展“专家会诊”。市、县邀请省级尾矿库专家27人次来商指导汛前安全检查,共排查尾矿库55座,出具安全度汛意见145条,将“管住水、护住坡、看住井、应好急”汛期安全管理十二字方针落到实处。
(二)防汛工作开展情况
1.强化预案修编演练。汛前,修编完成《商洛市防汛应急预案》和《商洛市抗旱应急预案》,指导督促各级各部门完成镇级以上防汛抗旱预案2500余件,开展村级以上防汛演练2651场次,6月24日,市级防汛抢险救灾综合应急演练在柞水县成功举行。
2.强化工作机制完善。按照防汛救灾“123”工作要求,构建了“1+N+X”作战指挥体系,分层级分行业完成指挥作战图、风险隐患分布图的绘制上墙工作。加强多部门工作联动,完善基层“叫应”反馈机制,汛期开展“叫应”提醒、警示2980余次,发布短信4.71万条。
3.强化应急队伍保障。4月中旬,组织市县区防汛工作人员153人参加应急部防汛抗旱业务集体视频培训,组建落实基层防汛抢险和巡堤查险队伍1328支3.62万人,开展防汛抗旱业务培训532场次2.64万人。
4.强化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县区“十四五”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任务。全市依托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体育馆、会展中心、人民防空工程等设置市县两级应急避难场所73个,占地总面积156.81万平方米,可容纳避难人数54.04万人。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
1.政策执行与宣传。印发《 关于进一步加强打击违法经营烟花爆竹行为的通知》《商洛市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专项检查工作方案》转发《安康市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典型经验做法》等文件,严格落实大气污染治理中烟花爆竹禁限放政策,市应急局通过官网、公众号、手机短信发布政策解读4次,深入企业开展宣传活动3场次,覆盖群众超60000余人次。
2. 源头管控。全面审查烟花爆竹经营企业资质,吊销暂扣不符合条件的零售许可证41个。督促指导烟花爆竹经营企业准确把握大气污染治理禁限放政策规定和市场需求情况,以销定进,杜绝盲目进货导致的安全隐患与违规经营指导企业科学采购,根据禁限放范围和市场需求,以销定进,减少库存,消除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3.监管执法。联合市公安、市交通、市市场监管、市供销社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2次,检查批发企业8家,零售经营网点21家,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6起,没收违规产品200余件,经济处罚1.8万元,移交司法机关案件1起,有效遏制了违规销售现象。
(四)救灾物资储备
1.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灾害应急救助准备工作的通知》。对生活类救灾物资储备提出明确要求,对各县区物资储备进行调度检查,对物资储备较少、管理不规范的县区,下发了《提醒函》。市级列支80万元,补充采购生活类救灾物资7500件。2024年全年,市级调拨各类主要生活类救灾物资2.8万件,帮助各县区解决受灾群众救助困难,提升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和冬春救助水平。目前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存各类生活救灾物资4.47万余件套。同时争取市财政救灾物资采购资金320万元,加强今年冬春救助和救灾物资储备。
2.完善修订《商洛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在今年汛期7月18日8:30启动Ⅳ四级应急响应,7月23日10时根据实际情况升级为Ⅰ级响应,同时督促调度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全力以赴抢险救援救灾,加快因灾损毁基础设施的抢通保畅工作,尽早修复水电路讯等重要民生设施。督促相关县区开展灾后防疫和环境消杀,确保灾后无疫情。8月份,重灾区救援救灾道路、供电供水和通讯保障已抢通,生产生活秩序已基本恢复。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尾矿库安全监管。一是稳步推进销号验收。及时联合市发展改革、财政、自然资源、环境、水利、林业部门开展尾矿库闭库销号现场核查,推动县级政府公告尾矿库销号。二是加大尾矿库安全治理调度、督导、通报、考核等工作力度。督促未开工尾矿库及时动工建设。夯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对符合设计要求、质量差的尾矿库治理工程及时责令整改并通报。三是统筹安排竣工验收。按照各县区尾矿库治理进度,督促企业及时整理施工资料,统一联系省级非煤矿山专家,合理安排时间,压茬推进治理工程竣工验收。
(二)防汛工作。一是完善预案体系。结合辖区防汛工作实际,及时修订完善各级各类防汛应急预案,重点抓好基层的预案编制,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加快整合气象、水文、水利等部门监测数据互通共享,进一步拓宽信息收集、预警发布渠道,优化完善多部门联合会商、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预报精度,延长灾害预见期。三是强化队伍建设。按照“队伍一流、管理规范、反应迅速、保障有力”的要求,进一步强化基层防汛队伍建设,使组织体系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重点做好业务骨干人员、专业队伍人员和群众性防汛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培训,提升抢险救灾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切实加强与公安、生态、市监等部门协作配合,健全完善情况通报、会商研判、线索转递、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全面落实烟花爆竹源头管控责任,严格烟花爆竹经营网点的审批和整治,协调做好禁放区域内烟花爆竹的回收处理,广泛宣传烟花爆竹相关法律法规、烟花爆竹“禁限放”和大气污染治理相关政策措施,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自觉遵守禁限放规定,做大气污染治理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
(四)救灾物资储备工作。一是指导县区落实好应急部门因灾倒损住房重建修缮补助政策,帮助住房倒损的受灾群众尽快完成修缮和重建任务。二是持续开展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及时下拨冬春救助资金,做好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等工作,确保群众能够温暖过冬。
商洛市应急管理局
2025年3月25日
兄弟城市
县区政府
党群机关
政府部门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