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频道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频道首页

商洛市城市管理局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报告
发布时间:2024-04-10 09:09 点击次数:

根据市环督办《关于落实〈陕西省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若干措施〉有关要求的函》(商环督办函〔2024〕2号)工作要求,结合《2023年度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市城管局)》,梳理总结形成本部门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履职报告,现予以公开。

一、制定部门年度环保工作计划。按照全市2023年环保工作安排部署,我局制定印发了《商洛市城管系统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关于做好〈2023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有关工作任务落实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环保工作目标,细化了任务分工,夯实了工作责任。

二、强化道路扬尘和渣土车管理。一是印发了《商洛市城管系统2023年臭氧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商洛市城管系统2023-2027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了城管系统有关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的具体落实单位。二是提升道路清扫保洁水平。各县区严格落实环卫清扫保洁“六定”制度,在原有网格化督导清扫的基础上,加大了机械化清扫频次,扩大了机械化清扫范围,中心城区机扫率达到了90%、县城机扫率86.21%,均高于省考指标。三是加强渣土车日常监管。2023年,中心城区开展了7次渣土车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城区共查处渣土车违规运输车辆575辆,针对违规渣土运输车辆和市政工地罚款15.6万余元。四是强力整治城区餐饮油烟。全市开展了餐饮油烟整治执法培训2次,外出考察学习2次,累计摸排餐饮油烟企事业单位2551户,下发整改通知1755份,建立了监管工作台账并动态更新。

三、加快城区集中供热管网建设。2023年,投资1247.62万元建设供热支线及二次管网8.58公里,换热站13座,新增采暖季供热用户81家,供热面积185.17万平方米,代替燃气锅炉60余台,极大的减少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

四、完成年度环保设施建设任务。一是完成中心城区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工程建设任务。中心城区河道排水管网改造一期工程完工,共铺设雨污管道4.944公里,疏通大赵峪污水管道2.29公里,修缮排水渠0.246公里,新建检查井154座,提升检查井87座,加固悬空管道及裸露管道7处,累计完成投资1000万元。同时,投资200余万元对城区26平方公里排水管网进行了全面普查,摸清了病害管网底数。督促商州区实施了静泉社区污水管网建设,编制了城乡结合部排水管网建设规划。二是市污水处理厂三期改扩建工程稳步推进。目前,市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基础部分已全面完工,正在开展设备安装调试、一二期工艺改造、一二期和三期并网等工作。

五、城市黑臭水体保持“零”存在。2023年,我局联合市环境局制定了《商洛市2023年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商环函〔2023〕214号)《关于深入开展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商环函〔2023〕320号)等文件,并督促各县区开展黑臭水体排查整治。经排查,我市六县两区城区未发现黑臭水体。

六、城市垃圾污水处理达标排放。2023年,我局持续督促各县区加强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监管,共发月度通报12期。一是生活污水处理达标。2023年,中心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66.5%,污水处理量2147.76万m³,处理率99.62%;县城污水处理量3647.7万m³,处理率96.96%。全市污水厂共产生污泥28496.77吨,均拉运至垃圾处理厂无害化填埋,无害化处置率100%。中心城区共利用市污水处理厂中水98.838万m³。二是生活垃圾处置规范。2023年,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量7.3205万吨,处理率100%;县城生活垃圾处理量25.55万吨,处理率99.7%。中心城区共处置餐厨垃圾12159.5吨,医废1398.69吨。三是垃圾污水设施达标排放。2023年,全市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医疗废物处理厂均按照运行规范做好地下水监测井运维管理和周边水、大气、土壤等环境监测等工作,做到了达标排放且未发生环境污染事件。

七、持续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一是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突显。印发了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年度方案、考评办法等文件,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引导活动,制定并公示了垃圾分类收运时间表、路线图,充实了厨余垃圾收运车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亭,启动了市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公园、宣教中心项目建设,完成了2万册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读本招标采购。2023年,中心城市累计宣传入户3.6万户,发放各类宣传品4.1万份,签订垃圾分类告知书5万余份。截至目前,中心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国家住建部132个小城市季度评估考核中位居第二档32名,陕西省小城市第1名。二是县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启动实施。2023年,各县均成立了垃圾分类领导机构,召开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部分县区完善了垃圾分类设施,商南县购置四分类垃圾箱380余套,完成餐厨垃圾处理厂建设;山阳县积极撤桶并点,建设垃圾分类投放亭8个,安装各种分类垃圾箱360个;镇安县购置各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510套;柞水县购置厨余垃圾收运车1辆,配备垃圾分类收集容器210个,建成厨余垃圾无害化处理厂1个。

八、强化城区露天焚烧执法力度。我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商城管发〔2023〕208号),督促各县区城管局严格做好日常执法监管和环卫保洁人员管理,坚决杜绝城区乱堆垃圾落叶焚烧和露天焚烧行为,履行了大气污染防治有关工作职责。

九、推进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一是中央环保督察反馈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问题现已申请省级销号。自问题反馈以来,我局联合环境、资源、住建、水利部门印发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排查整治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2次联合督查推进排查整改。全市开展了建筑垃圾乱堆乱倒问题排查整治,建立了排查点位、问题鉴定、整改任务及核查验收“四清单”,截止2023年底,排查发现的140个问题点位均已整改到位,完成了市域和各县区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编制并印发实施。同时,不断推进城区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商州区、丹凤县建筑垃圾处置设施已建成运行,洛南县、柞水县建筑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基本建成,镇安县、商南县、山阳县已开展项目选址和前期手续办理等工作。二是第二轮省委环保督察共反馈城管部门6个问题,其中牵头整改4个,配合整改2个。目前,已完成5个问题整改销号,余下1个牵头整改的市污水厂溢流问题已基本整改到位,待市污水厂三期建成通水后完成销号。

十、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一是大力开展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通过有奖问答、市民领学、发放彩页、海报横幅等积极宣传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二是组织召开了中心城区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视频培训会议,开展了城区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对城区49条道路绿化带和公园广场绿地约41万平方米、行道树1.4万余株进行了2轮普防工作,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滋生和蔓延,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推进全域污水垃圾PPP项目建设。一是全域污水PPP项目顺利推进。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厂站94座,累计铺设管网约740公里,累计完成投资约24亿元。商州、洛南、丹凤和商南管网基本铺设完成,丹凤和商南厂站基本建成,其余县区厂站和管网正在加快建设,回购厂站正在加快谈判推进,计划2024年全部建成运行。二是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持续推进。商洛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PPP项目已于2024年1月22日项目点火调试运行,柞水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十二、其他环保工作开展情况。根据年初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我局还积极完成了垃圾污水处置设施向公众开放、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等各牵头单位分配的其他环保工作任务,全面履行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