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国有粮食储备企业购销行为,严实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现就征集问题线索重点方向公告如下:
1.政策性粮食库存“三对口”问题。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否定期组织会计、统计、保管3个业务环节进行账目核对,做到分品种分性质分年限分仓号库存相符,做到统计收支存报表与经营台账、保管分仓库存账与总账、会计库存账与收支存报表相符。
2.政策性粮食储存期间日常管理问题。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否组织保管员常进仓检查粮情粮温,记录填写是否及时、规范,通风、熏蒸等处理粮情作业是否按程序操作,手续是否齐全,记录填写是否及时、完备;熏蒸药剂管理是否规范,是否建立药剂领用台账,每次熏蒸剩余药剂是否如数及时退回;新粮验收入库是否进行质量检测并归档。
3.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问题。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执行国家有关安全储粮和安全生产法规政策是否到位,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风险防控措施、隐患排查机制、应急处置预案不健全等问题。
4.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问题。各国有粮食储备企业是否存在执行国家粮食收购质价政策不严格,压级压价、超扣水杂,坑害种粮售粮农民;向农民“打白条”,拖欠售粮款;变相拒收限收导致“卖粮难”;粮食入库验收把关不严,以次充好,数量不实;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转国粮”、以陈顶新等违法违规行为。
5.国家政策性粮食销售出库问题。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性粮食出库管理规定,卖方企业设置出库障碍,收取额外费用,擅自变更出库货位,拒绝买方验货;提报拍卖标的数量、质量等指标与实际不符,甚至挂拍空单抵顶虚库。买方企业恶意违约;转手倒卖定向用途粮食;主动购买存在瑕疵的拍卖标的进行“碰瓷”,敲诈卖方、谋求不当利益。买方、卖方出库陈粮冒充新粮重新进入国家政策性库存;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粮食流入口粮市场等问题。对屡次拍卖没有成交的粮食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重点查明是否存在人为原因造成数量短缺、质量不合格等构成追究责任的问题。
6.地方储备粮管理问题。是否存在地方储备粮数量不真实、轮换不及时、质量不达标、储存不安全及管理责任不落实等问题。
7.最低收购价粮食定向销售政策执行问题。是否存在“出库难”“乱收费”“隐瞒偷卖”问题。
8.非定向销售的最低收购价粮食是否挂网竞拍,有无购销合同,是否存在“隐瞒偷卖”问题。
9.资金拨付方面问题。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截留储备粮保管费用、轮换费用补贴、项目建设资金及违规支付粮食装卸劳资等违规问题。
欢迎广大干部群众对我市粮食购销领域各方面提供问题线索,联系电话:0914-2312958,电子信箱:wjinjo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