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是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新要求,是县域义务教育发展的新目标。2016年初,商洛市政府率先在商南县进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试点,近年来,在市县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教育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商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创建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为了检验创建成果,3月13日—17日,商南县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和商南县、柞水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接受了省级复核。
督导复核工作由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33名督导评估专家,共分16个小组,按照召开对接会及专家培训会、审阅县级资料、入校实地核查、总结复核情况、召开汇报反馈会的程序,通过查阅资料、核实数据、走访部门、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深入商南县和柞水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实地考察等方式,逐条对照国家创建指标对商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商南、柞水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尤其对省级过程督导评估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重点督导评估。


连日来,省督导组实地察看了两县92所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共听课或观察保教活动252节,走访干部群众和教师730人,查看功能部室1176个,共查阅档案资料3213份,检查教师教案和听评课记录835本,检查学生作业767本。同时,对编办、发改、财政、人社、自然资源等5个相关部门教育履职情况进行了实地核查。


全面查阅了商南县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政府保障程度、教育质量、社会认可等方面资料情况,并对两县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学率、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学校党建、发展规划、公共服务网络、小区配套幼儿园管理、财政投入、幼儿园收费、教师工资待遇、安全风险防控机制、监管制度、办园条件、班额情况,教师配备、教师管理制度、科学保教和社会认可度等情况进行了详实了解,客观把握评判了两县创建工作的整体情况。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省政府教育总督学王恒斌参加了督导评估活动,在查看两县部分学校和幼儿园时强调,学校要加强对校园内教职工车辆,学生食堂餐饮工作人员健康体检和学生宿舍消防通道安全管理,确保校园师生安全。幼儿园要聚焦学生健康与安全,在环境创设、物品摆放和活动开展过程中要符合安全标准要求,坚决杜绝安全隐患。

督导评估结束后,在柞水县召开督导评估反馈会。反馈会由省政府教育副总督学、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刘白燕主持。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省政府教育总督学王恒斌和市政府副市长、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主任苏红英出席反馈会并讲话,七县区政府分管县区长、教育局长和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责任人参加了反馈会。省督导组分别反馈了商南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商南县柞水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评估意见,在充分肯定两县创建工作成绩的同时,指出了两县有待进一步整改提高的不足和短板,要求两县政府在三个月内整改到位,届时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将按程序审核,合格后报请国家评估认定。商南县委书记、柞水县政府县长分别作了表态发言。苏红英在反馈会上指出,省督导组的反馈意见实事求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商南、柞水两个县区要高度重视反馈意见,严格实行“一个问题、一套整改措施、一个工作专班,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工作机制,夯实责任,把握节点,细化措施,全力推动表态承诺事项落地落实,力争及早通过国家级评估认定。全市其他县区要对标自查,超前谋划,积极有序推动创建工作,逐年通过省级评估、国家认定,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教育答卷。

王恒斌在总结讲话时强调,商洛市委市政府和七县区党委政府重视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作中,动手早,措施实,成效好。此次督导评估,是商洛市率先整市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之后的又一教育盛事,具有开创性、标杆性、示范性意义。关于下一步的创建和整改工作,王恒斌要求,一是各县区认识要再提高,坚持规划先行,加大投入力度,均衡配置学校资源,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二是目标再明晰,牢牢把握“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两大战略主题,统筹协调,超前谋划,把创建达标作为改善民生、促进公平、实现追赶超越的基础工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措施要再精准,针对反馈意见,建立整改问题台账和清单,对照国家督导评估标准,逐校、逐项制定整改措施;四是责任再压实,落实政府、教育等部门和学校的整改责任,逐县、逐校对反馈意见指出的问题和短板再核实、再整改、再提升,确保县县达标,校校达标,项项达标;五是突出创建成效,各县区和各类学校要在教育教学和保育质量上下功夫,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双减”等政策,树立科学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大力开展“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守好“三个课堂”主阵地,将创建成果真正体现在学校(幼儿园)面貌和内涵的发展变化上、体现在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中、体现在人民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获得感和对教育满意度的提高上,以群众是否满意来检验创建工作成效,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