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31230-105909-865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 | ||
公开目录 | 上级政策 | 发布日期 | 2023-08-03 | ||
名 称 | 中共商洛市委政法委员会 关于印发《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秦创原 建设十条措施》的通知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文 种 |
各县(区)委政法委,市级政法各单位党组(党委):
现将《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秦创原建设十条措施》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商洛市委政法委员会
2023年7月6日
全市政法机关服务保障秦创原建设十条措施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切实发挥政法职能为我市全面加快“一都四区”建设、全力服务保障秦创原创新驱动建设工作,为探索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先行路径创造更好的法治社会环境,现结合我市政法工作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措施。
一、建立秦创原联席会议制度。市县(区)两级党委政法委建立政法系统秦创原工作联席会议,会议第一召集人由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担任,召集人由政法委分管领导担任,成员由政法各单位分管领导担任,日常办事机构设在政法委执法监督部门。联席会定期听取政法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提出工作措施,统筹政法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分析本地区政法系统工作状况,及时掌握阶段性情况,研究制定有关制度和措施,推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督促政法单位依法正确履行职责,指导政法机关抓好服务保障秦创原各项工作。
二、开展企业周边环境排查整治活动。全市政法机关持续开展“无黑无恶”镇(办)、村(社区)创建,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走深走实,为“一都四区”建设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各县(区)委政法委组织开展平安企业、平安市场等建设活动,深化“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企业及周边视频监控建设全覆盖。公安机关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整治,畅通线索举报渠道,加强对企业周边治安问题的排查整治,让企业安心经营、专心创业。指导企业完善内部安全保卫制度,针对性地加强保安员管理培训。在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设立警务室或警企联系点,建立常态化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巡逻防范,及时处置企业报警求助。
三、开展涉企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各县(区)委政法委指导各镇(办)常态化开展涉企信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每月月底前将排查化解情况报县(区)综治中心,县(区)每月开展涉企信访案件会商研判,千方百计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每月5日前,县(区)向市综治中心上报上月涉企矛盾排查化解情况。各县(区)委政法委严格落实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超前防范、及时处置因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不稳定问题。全市政法机关围绕推进诉源治理,推进民事案件繁简分流改革,做实做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畅通企业纠纷化解渠道,综合运用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等,有效防范化解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
四、健全秦创原建设审判工作机制。继续深入推进知识产权“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指导商州区人民法院集中审判知识产权一审诉讼案件。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研究制定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工作机制,促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侦、诉、审协同配合,更好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形成创新保护合力。建立发回、改判、指令再审案件由专业法官会议讨论机制,开展类案法律适用调研,强化对下带案指导,不断优化知识产权审判质效。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等广泛聘请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的专家学者成立商洛法院技术专家库,并及时更新专家信息,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提供技术鉴定、专家咨询等专业技术支持。
五、建立完善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制度。深化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改革,推动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切实增强知识产权司法救济的便民性和时效性,着力破解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长”问题。指导加强知识产权案件速裁团队建设,推进非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速裁调撤工作,进一步提高案件调撤率及自动履行率,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案结事了。
六、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依法依规制定与秦创原建设配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协同市、县区做好秦创原有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根据上位法以及相关文件和发行审核机制,明确审核范围,统一审核标准。根据上位法以及型关重要政策变化,及时修订不利于秦创原建设及企业发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
七、开展法律工作者结对服务企业活动。全市政法机关深入开展“千名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进企业”活动,主动提供精准、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审判机关组织开展“百名法官包联百家民营企业”活动,全市两级法院民事员额法官按照辖区划分,每名法官包联一家重点民营企业,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的问题,为全市民营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检察机关组织开展“护航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地理标志检察保护和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依法惩治知识产权恶意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司法行政机关组织开展“律师与重点项目结对”活动,全市20个律师事务所与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单位结对,实行“免费咨询”的原则,扎实开展法律咨询、草拟审查修改合同、参与重大项目谈判、定期组织法治体检等活动,力争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持续贯彻落实市检察院联合市中级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机制》,加强案件监督、案件信息共享、案件移送、案件咨询等工作,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保障我市“营商环境最优区”建设。公安、检察、法院积极对接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在市秦创原商洛促进中心设立“秦创原(商洛)知识产权公安、检察、司法保护中心”,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维权”保护;与市科学技术局签订“服务保障商洛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完善知识产权综合保护体系。
九、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侦办力度。准确适用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执法移送刑事司法标准和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检察院对于知识产权领域行政机关不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的依法开展监督,探索知识产权领域公益诉讼,保障科技成果顺利完成转化应用。
十、加强对涉企案件的监督和指导。各县(区)委政法委、全市政法机关加强执法监督和政法部门的内部监督,通过执法检查、案件评查等方式,加大对涉项目建设案件办理的监督力度,确保案件质效。市检察院编印《企业建设运营法律风险提示》一书,帮助企业从源头上识别和防范常见法律风险,确保企业建设运营更顺利、更安全、更高效。司法行政机关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指导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执法工作,规范涉企检查,监督落实“三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