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20231230-141546-130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2-05-19 | ||
名 称 | 对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 种 |
于亚斌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于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收到提案后,我单位非常重视,对您的提案进行了专题研究。提案非常契合我市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把提案作为工作的重要指引,确保提案落到实处,在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做更多的工作。
一、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落实《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商洛市关于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措施》等政策文件,不断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各级科技创新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科技资源统筹协调机制,促进有限科技资源综合利用;健全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以县级科技(教体)局科技行政管理人员+科技部门事业单位为新的科技管理和组织体系服务于科技管理工作;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和科技项目落实情况的督查检查,加大对县域创新的监测评估考核力度,真正发挥县域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积极融入“秦创原”。推进市县两级“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认真落实《秦创原(商洛)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建设西安·商洛“飞地孵化器”和“飞地科创中心”,做足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文章。实施名校、名院、名企共建工程,推进“政产学研金”有机结合,设立科创基金,建立市级科技成果库,打造“科学家+双创队伍+技术经理人”三支队伍,对中省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梯次培育、差异扶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建立项目“揭榜挂帅”和科技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创新“校聘市用”模式,为每条产业链配备一个科研服务团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推进“两链”深度融合。
三、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科创板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加快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到2022年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达到240家;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落实高企奖补政策,到2022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8家;继续培育瞪羚企业,在科技项目、创新平台、科技人才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力争2022年,省、市瞪羚企业分别达到8家、50家以上;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创板上市,支持拟上市后备企业优先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以及平台建设、科技人才、科技金融等。
四、夯实科技创新基础。支持洛南、商南、镇安等条件成熟的县域工业集中区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或高新区;围绕“3+N”产业集群培育和重点产业链发展,提升科研平台建设水平,支持以骨干企业为主体,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聚焦“3+N”产业集群,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本地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牵头,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省内外相关领域优势高校院所等联合组建一批规模大、实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实体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开展技术合作、联合培养人才、促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等;推进“双创”载体向专业化、品牌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形成一批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示范品牌。全年新增组建科技创新平台20个,培育创建省级科技示范镇1个、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2个,培育建设星创天地2家、县域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1家。
五、实施创新重点突破工程。继续实施“一县一策”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发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研发项目对县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的引领作用,积极对接国、省科技管理部门,整合调动市内外科技创新资源要素,谋划、争取国家和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高层次、大体量科技研发项目,奋力承担一批国家、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组织申报立项中、省科技计划项目100项以上,整体带动全市科技研发实力和创新水平提升。
六、探索科技人才使用新模式。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等机制,通过挂职、兼职、签约聘用、技术咨询、项目合作等柔性引才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式专家”“周末工程师”;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示范推广“党支部+科技特派员”等工作模式,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创新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积极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中“三农”人才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下派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300名以上,持续助力乡村振兴;联合秦创原相关人才团队,针对我市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院士商洛行”“百名博士回商洛”“百名专家联百企”“党外专家联谊会”“商洛籍企业家联谊会”“退休名师座谈会”“优秀企业家论坛”等科技服务活动。
七、促进科技金融融合。建立健全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围绕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资金链,实现科技、金融、产业、人才良性互动。发挥政府性引导基金作用,健全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的联动机制,与金融机构探索开发“平台公司助保贷+个体信用贷模式”“风险补偿基金贷模式”“专项债融资模式”等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扩大科技金融资金池,更好为企业及产业发展解决项目和研发资金基金。
感谢您就《关于加强县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希望我局的回复能令你满意,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请随时与我局联系,并诚挚欢迎您莅临指导。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5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