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skjj/2024-00029 | 发布机构 |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 | ||
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办理 | 发布日期 | 2024-08-22 | ||
名 称 |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对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57号提案的答复函 | ||||
时 效 | 主题分类 | 科技 | 文 种 |
类别:A
签发人:杨博
毛东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建设全市公共测试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的建议》(第57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您提出的建议与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及陕西省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对商洛企业在实施技术创新过程中,利用专业性公共服务规避技术风险、降低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全市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坚持企业主体、人才主力、市场主导、政府主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一是企业创新地位明显提升。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18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129家,建成商洛康养产业研究院、锌基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柞水木耳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52家。二是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实施“两链”融合重点专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等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37项,累计争取资金2.09亿元;争取“丹凤红酒、商南茶叶、镇安板栗”等5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科技赋能特色农业强市建设。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开展“科技双进”行动和“百名博士下车间”活动,加快创新供给与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促成80余家市内重点企业与陕西科技大学、陕西省科学院等高校院所达成产学研用合作100余项。四是人才支撑作用显著增强。通过“校招企用”“市引县用”“内培+外引”等模式,引育三秦英才、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科技新星等高层次人才427人。
关于您提出的建设全市公共测试平台和信息共享系统,我们围绕科创服务体系建设、创新资源集聚共享,按照“多方参与,合力推动”的思路,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建好用好秦创原创新驱动网络平台。以秦创原指标监测体系为导向,以总窗口(西咸新区)网络平台建设框架为模板,严格按照总平台《秦创原科技资源数据》标准,在全省率先建成秦创原(商洛)创新驱动网络平台。结合我市实际,在网络平台分别建立了科技项目、平台、企业、成果、人才等数据库,对我市科技创新数据资源进行统筹管理,为创新供给、技术需求双方搭建信息互通桥梁,同时实现与省级网络平台、其他各地市网络平台链接互通,实现互联共享功能。汇总创新创业政策,搜集科技情报,整理科技成果,发布科技需求,目前已收集发布各类创新资源数据10余万条,为企业在核心技术攻关、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和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二是务实推进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坚持以康养之都建设吸引人才、集聚资源,全面融入秦创原“一总多区”发展格局,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印发《秦创原科技企业融通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2023-2025年)》,以科技赋能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扎实开展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引导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营管理等环节深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依托秦岭云计算大数据中心,筹划打造企业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及数据交易流通试点。策划实施省级技术创新引导专项--生物医药产业重点项目,由“链主”企业盘龙公司联合香菊、新雨丹等35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及陕师大、商洛学院等8所高校院所开展融通创新,在项目实施中开放共享高效液相色谱仪、菌落计数器、阿贝折射仪等科研设备173台,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持续建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导热系数测定仪等500余台软硬件设备支持,着力打造“商洛尾矿利用利废建材产业化研究院”等科技研发及检测认证服务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积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围绕全省重点产业链和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建设,积极培育建设省级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以“概念验证+中试基地”双支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商洛学院科研人才团队和创新平台资源,建设陕西省秦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概念验证中心,为全省矿产、生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提供概念验证服务。组织盘龙公司、大西沟矿业申报医疗机构制剂及中药新药开发转化、尾矿资源高效利用中试基地2家,提高通用计量、检验检测、实验仪器等设备软件开放共享效能,通过开展数据模拟、工艺改进、样品试制、产品示范等中试熟化服务,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目前,2家中试基地、1家概念验证中心已通过答辩,进入实地考察环节。
四是加强全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为推动科技资源统筹集成与科创服务,构建区域科技资源统筹服务体系,做强县域创新平台,制定出台《商洛市科技资源统筹体系建设工作导则(试行)》。按照“政府引导、市场配置、市县联动、资源共享、服务集成”的总体思路,以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向县域延伸、共建为主线,打造以“用”为导向的县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通过对全市科创平台、科研机构、科技人才、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调查,掌握科技资源总量、层次、结构、分布等情况,为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加速推动科技成果在商洛落地转化创造条件。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和关心支持,希望您今后继续为我市科技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商洛市科学技术局
2024年8月15日